第十三章 甄母受挫(第2/3頁)

根本就沒有什麽忌諱。

如今被人點出來,一個個都是有些不自在的。

說句不客氣的話,根本對楊家人很無禮。

侯府的人,就是外出說楊家無禮。

也白搭。

別人不信。

更加是雪上加霜的是,這位楊家老姑奶奶的存在,讓長安侯府的人,也不能以輩分壓人。

這真的是讓長安侯府在很多地方,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京城的人可是都知道。

在那輛車子裏,就坐著和甄母一個輩分的人。

還讓人走角門,怨不得楊家大怒。

這是欺人太甚。

要是那車上,只有侯府的外孫女和外孫倒也好糊弄。

但現在多了一位,就不怎麽好處理。

說來說去,侯府做的不怎麽樣。

這是大家的共識。

甄母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氣得不行。

把陳媽媽叫來訓斥了一番,就是她誤事,害的長安侯府的人倒了黴。

陳媽媽是欲哭無淚。

而甄母之所以叫她來,是確定一下楊家老姑奶奶的樣子。

這段時間,甄母被氣得不行。

當年親家曾經帶著出來過,就是一個小狐媚子。

那時候她在自己面前,一直是連頭都不敢擡一下,看上去老實的不行。

想不到多少年後,就變了樣。

倒是跑到自家面前搞事,難道想著揚眉吐氣?

狐媚子就是狐媚子。

這一刻的甄母很想撕了這個小蹄子。

一定是她讓侯府的人顏面無光。

甚至是她故意散播侯府的倒黴事,太可惡了。

這個狐媚子怎麽又回京城來?

結果聽陳媽媽的意思,那個狐媚子毀容了。

這個消息令甄母是大樂。

好在甄母聽說,女婿快回來了,等著女婿來,她就問問是怎麽一回事?

就讓辦事不力的陳媽媽下去。

陳媽媽松了一口氣。

現在的她已經不指望自己得到甄母的歡心。

只要侯府出事,沒有想起她就好。

甄母這段時間,就根本不打算見兩個孩子,算是給他們姐弟兩個人一個教訓。

想不到的是,余穎根本就沒有讓兩個孩子過來。

另有解決辦法。

她打算趁著天氣比較熱的時候,好好給兩個孩子治治病,冬病可以夏治。

不單單是為了給他們兩個治病。

也為了給侯府添堵。

余穎特意拿著楊陵的名片,去請專制小兒生病的太醫。

太醫到了之後,給兩個孩子查查,發現這兩個孩子身體是很弱。

兩個孩子的身體,余穎已經調理得不錯。

但擋不住余穎動的手腳。

所以兩個孩子看上去身體很虛弱。

太醫做了一番檢查後,掉了不少書袋。

最後建議要好好休養。

不然,將來會影響壽元的。

這件事漸漸傳開,坐實了長安侯府的人就是不怎麽好。

甄母聽了後,差點沒有氣得吐血。

也無力做什麽辯駁。

只得把去接楊家人的那些奴仆胖揍一頓後,都趕到莊子裏去。

另外,還派人給楊家送去一些補品。

但,已經晚了。

太醫的話證明侯府的人是不怎麽顧惜楊家人。

不少人都是暗中嘲笑,侯府對自己的親外孫都如此刻薄,只怕對女婿更加是不怎麽在意。

或者是以為女婿回不來。

流言飛漲。

直到後來,才知道楊陵他有機會回到京城。

侯府人只怕是想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長安侯府的人無力解說什麽。

他們想不到楊陵竟然脫身回來,甚至有可能更進一步。

想要和楊家緩和一下關系。

也找不到機會。

楊家人基本不出門。

那兩個孩子身體不好,沒有再過來。

打著養病的樣子,留在楊家,

別人也沒有說他們無禮。

而長安侯府只能是等到楊陵的到來,再作打算。

楊陵回京後,先是去見皇帝。

看到皇帝,楊陵看上去很是激動,連忙叩首。

當官的,必須演技出眾。

這一點,楊陵很有體會,好在這一次手裏有東西。

君臣交談一番後,楊陵被皇帝是一番詢問,說起來糧食情況。

楊陵說,這本來是楊家的人在管理土地時,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

然後誤打誤撞選育出良種。

後來,他發現後,就專門上了折子,想著要是每一畝糧食都增產。

積少成多,也很好。

皇帝是很高興的,他是專門派人在收割時盯著。

看看這糧食的產量是不是那麽高?

事實證明,楊陵沒有說謊。

皇帝樂壞了,才讓楊陵回到京城,讓他在家裏休養一下,到時候去戶部報道。

給了楊陵一個美差。

他是一臉的高興,要回家看看,不知道大姐兒、大寶怎麽樣?

這麽一想,他讓人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