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後悔藥?沒有的!(第3/3頁)

還不等他煩了妻子,妻子的娘家人就出手,給妻子送過來一個管事嬤嬤。

家事漸漸平順起來。

在嬤嬤的幫助下,妻子把這個家打理得還好。

他還以為這是妻子進步了。

現在才想通,並沒有。

事實上,一直維持整個家運轉的人,還是管事嬤嬤。

這讓林子恒是哭笑不得。

很顯然妻子到了兒女雙全,兒子都要娶妻的年紀,依舊是小白兔一樣。

她依舊是在原地踏步。

幾十年如一日。

沒有長進。

也辛虧嫁給的是他。

不然早就宅鬥中失敗,變成一堆白骨。

當年他家的祖宗裏,出現過一個寵妾滅妻的貨,差點把整個家族都折進去。

後來逃出來的後代,就把一條規定留下:只有到了四十歲還沒有兒子的林家人,才允許納妾。

林家的環境很是安全。

導致在妻子眼裏,就沒有壞人。

可惜的是,林子恒知道,大多數人更多是一種灰色。

他們既有做善事的可能,也有做惡人的可能。

是最常見的普通人。

有人一生為善。

只不過沒有機會作惡。

有人為惡。

是因為沒有機會為善。

很多人的臉上,都帶上一個個面具。

惡會伺機而動。

就連妻子本人也在認識上有問題。

她對兒子是細心呵護,對女兒就冷漠多了。

認為出嫁後,就應該不用管。

大概是認為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兒。

這點她竟然不難受。

畢竟說起來,她也是潑出來的水。

更加可悲的是,她沒有認為自己是錯地。

一心認為是為了女兒好。

也不知道,在張家當女傭有什麽好的?

王氏的腦回路很奇怪。

不知道這段時間裏,妻子接受教訓了嗎?

再說王氏,氣哼哼回到娘家後,還等著丈夫來接她。

她娘看到女兒回來倒是很高興,只是她是堅定的女德信仰者。

過了兩天,就催女兒回家。

林家的主母在娘家總是待著算什麽事?

王氏就把事情說出來。

雖然她娘沒有覺得女兒錯。

但還是批評女兒,不應該和女婿嗆聲。

過後,還是留下女兒住下。

以示給女兒撐腰。

只是時間久了,女婿還不來接女兒。

一個月。

二個月。

半年過去了。

還是沒有人來。

原本覺得沒錯地她娘感覺很不安,女婿不會是厭棄女兒了吧?

留女兒住下,是她的決定。

越想越是不安。

於是病情加重,陷入昏迷中。

這種情況下,王家哥嫂回來了。

難免會埋怨王氏。

王氏已經在娘家待了半年,林子恒根本不來。

她也沒臉自己回家。

只能是硬著頭皮接著住下來。

打算讓自己兄長去和林子恒說說。

這種情況下,難免有人有些想不周到,讓一直活得很舒服的王氏有些受不了。

但作為出嫁女。

她只能是忍。

後來王家的奴仆,看到林家一直不來人領。

就懷疑她被遺棄。

怠慢什麽地,更加變本加厲。

王氏終於感覺到了來自家人的惡意。

可她實在是拿不出來架勢來鬧事,不得不忍著。

她在心裏盼著夫君來接她。

然而林子恒根本就不打算接她,讓她嘗嘗被所謂家人困住時的窘境。

只有自己體會到了。

就知道那種被無視、被欺侮的感覺。

說不定會有改變。

林子恒打定主意後,就給兒女們說:王家外祖母生病,王氏去盡孝心去了。

和娘不怎麽願意看到親娘,聽到她不在,松了一口氣。

而大郎後來進入書院,一個月才出來一次。

也沒有顧上王氏。

於是王氏接受一次親身體會,所謂的親人讓她吃苦,卻說不出什麽不對。

後來她算是老實很多。

不再對和娘的事情指手畫腳。

林子恒的願望歪打正著很完滿的達成。

甚至他本人,因為妻子不在,還多了幾分空閑時間。

才有了和楊陵相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