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皇帝試探(第3/3頁)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楊家姑奶奶只怕不是可以小瞧的人。

好在是她基本不怎麽願意出來。

這些年,也就是為了裹腳這件事發聲。

旁敲側擊一番後,皇帝發現楊陵絲毫不知。

就猛地想起來一件事,就問道:“楊卿,這段時間裏你很忙啊。”

說起來,對於楊家他總是多一份關注。

他就知道這段時間裏,楊陵幫著自己朋友算計別人。

楊陵微笑著說:“還好,陛下,臣有一個好友,把女兒嫁過去後,被所謂的婆家當成了女奴,臣實在是看不下去,就幫了一把。”

“當成女奴?”皇帝說。

說起來整個過程裏,他一直旁觀著。

林家女也算是低嫁。

還是沒有得到夫家的接納。

那個叫林子恒的臣子,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麽大用。

性子太軟。

要是他是林子恒。

只怕早就找女婿家算賬。

“是啊!而且是帶著大量財產去做女奴,甚至是妻妾的位置顛倒。”

楊陵說到這裏,很明白這其中的根由。

說到底就是所謂孝道。

在這個社會裏,一直強調孝道。

卻完全沒有顧忌一件事,會有人利用孝道行惡事。

比如張長盛的親娘。

在孝道下,張長盛即使是心裏有數,卻也是裝作看不到。

也許在他們眼裏,女人只要是嫁到某家,就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

怎麽折騰都行。

“哎!還真的是。”皇帝嘆了一口氣。

其實他也是有女兒的。

他的女兒有些活得還好。

因為她是公主之尊。

駙馬不敢太過分。

但也有女兒和駙馬貌合神離的,看上去很好。

僅僅是維持著婚姻而已。

現在的公主明顯也是很倒黴的。

因為她們所要嫁的人選,也多是普通人家。

在有過駙馬造反搶奪皇位的例子後,皇帝對駙馬多了幾分防備。

本朝的駙馬被選中後,就意味著仕途已經完結。

最多給個好聽的名字,榮養起來。

那種想要在仕途上大顯身手的男人,基本不會當駙馬。

能當駙馬的人,並不見得優秀。

貴為公主,卻只能選個一般般的人。

有些意難平。

再加上駙馬身後,也是有著七大姑八大姨的。

公主嫁人後,也不太暢意。

皇帝剛才說林子恒很軟。

現在想起來,其實他這個做父親的,也做的不怎麽樣。

可有什麽辦法?

整個社會都要求賢良淑德。

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站出來說:“女兒,不要怕,和婆家人正面杠,有我頂你。”

他要是敢這麽說。

第二天一堆禦史會彈劾他。

“楊卿為什麽要管這事。”皇帝有好奇地說。

“因為臣子也是有女兒的,就怕她將來會遇到一個中山狼。”楊陵說。

“是啊!有時候真的時知人知面不知心。”皇帝說。

“楊卿有句話,我想要告訴你,教養女兒時,不要太過相信所謂的女德教育。”皇帝說。

“當然這句話,我過後是不承認的。”他有些無賴地說。

楊陵瞪大眼睛,看著他,竟然是這樣的陛下。

皇帝搖著頭,因為想起來自己的一個女兒,嫁過去後,嫁妝差點被婆家人給分割完畢。

好在是她身邊的奴婢,一看大事不妙,就回宮求救。

皇帝才知道,自己的女兒蠢極了。

學了所謂的女四書,竟然還以為自己就應該這麽做。

以公主之尊,想要柔順。

差點被人欺騙。

皇帝管了一次後,就不怎麽管。

因為她自己立不起來,其他人管了之後,也沒有用。

她軟趴趴的,想要挨踩。

給她撐腰不承情。

那麽他這個做父親的,也只能是敲打駙馬一家人。

對於女兒口中的女德,他是不屑一顧的。

在皇帝眼裏,所有的學問都是為了他的統治,而服務的。

而不是奉為不變的真理。

要知道變通。

是應該學習各種典籍。

但要是事事都要拿著聖人的話去做。

那是傻子。

早年就有一個小國的國君,完全用聖人的理論治國。

結果是亡國。

太君子的下場,就是被小人們分食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