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相同的樹葉(第3/3頁)

有小娘子問:“既然不好,為什麽不改?”

“你想出來的想法,不等於別人也認同你的想法,你的想法也許很好,但並不適合當時的環境。”

“你提出建議,或者不提都可以,但強迫別人改,就沒有必要。”

“......我不懂!”

“舉個例子吧,有誰去過鄉下的莊子裏?”

“我去過,那裏偶爾去一下可以,但要是真的住下來,就很難說。”

有位小娘子還是因為小時候好奇,跟著去過,發現那裏是比較臟亂的。

“你一定是發現那裏比較臟亂,”

“一下雨根本就沒法出門,全是泥巴。”

“是的。”

她當時去的時候,已經是十歲,所以記得很清楚。

她家的宅子屬於最好的。

村裏的人,住的大多數是茅草屋,又矮又黑。

很多人都是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

有些孩子流著鼻涕,也不擦擦,常常吸回去,過一會又掉出來。

在她記憶裏很深刻。

超惡心。

看見後,她基本都不出自己所在的院子.

在她眼裏,到處不怎麽幹凈。

“那麽要是你再一次去,會不會希望那裏變得幹凈起來?”余穎問。

“是啊!”小娘子說。

“但你的建議不怎麽容易做到,因為他們沒錢。”

“有些窮苦的人家,衣服都是好幾年能做一次,就是一個布頭都是好的,可以拿回去補衣服。”

“等到長大後,衣服穿不下了,就傳給比他小的孩子。”

小娘子們一個個瞪大眼睛。

這些女孩過得最差的,每年也會有新衣服穿。

那種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

基本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錢財不夠用時,想要他們特別講究衛生,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洗澡,也要花費不少柴火的,攢下這些,說不定會換來幾枚銅錢。”

“即使是幾枚銅錢,在沒錢人眼裏,也是不少的,他們不舍得。”

“好的想法,要看看,適合當時的環境吧?”

小娘子們若有所思.

看到這一幕,余穎微微一笑,並沒有打攪她們思索,她一個人離開.

然後旦旦說:“為什麽給她們講這個?”

“因為想起來曾經經歷的世界,有個被觀眾大批特批的電視劇。”

“電視劇?我看過沒?”旦旦說。

“你那時候應該還是鸚鵡,不喜歡這個劇。”

“啊!”

“是啊,在那個世界裏我年紀大,想要找找消遣的,就隨便看看。”

“啥故事?”

“故事發生的時代,是民國,但受到現代教育的人還是太少。”

“就是那個終於把豬辮子剪了的時代?”

“嗯,但只有極少數女性有幸接受新式教育,絕大多數的女性,還是處於三從四德的氛圍中,而女豬腳就是一個這樣的舊式婦女。”

“三從四德,不就是一個相當扯的思想枷鎖嗎?”

“是的,但這是多少年的傳統,不是說沒有,就沒有的。”

“到了後來,在大多數女性接受了現代教育後,還是有人不是大肆宣傳嗎?”

“是的。”旦旦說:“有時候,某些東西總是死灰復燃。”

“最可怕的是,女性中有不少無辜者,在新舊文明交替中受到傷害。”

“據說有一些激進分子,專門在民國時期鼓勵男人拋棄自己的小腳妻子,說是反封建。”

“那些小腳妻子,僅僅因為是裹了小腳,就成了封建殘余,真的是可怕。”

“這種思想挺可怕的,做這種事的人,他娘、他奶奶在他眼裏,應該也是封建殘余吧?”

余穎聳聳肩膀,不知道那些人的想法。

她接著說下去,“她們做錯了什麽?小時候,她們是不裹小腳嫁不出去。”

“吃盡苦楚後,裹好小腳。”

“等到她們結婚了,丈夫又被別人鼓動,拋棄了她們。”余穎嘆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