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河陽(第2/3頁)

這的確是最真實的反應。

如果做父親的相信兒子,應該會和兒子講講話,問問為什麽冷?

而不是直接用鞭子抽兒子。

“你說了半天,就是因為這個嘛?其實要是娶一個不能生育的婦人就可,她自然會對前面的孩子好。”

“不了,家裏現在比較清凈。”

“要是再來一次非要楊家救命的親家,臣想想就頭疼。”楊陵說。

皇帝也有些無語。

說起來楊陵過世的妻子娘家,長安侯府做得很差勁。

竟然把自己妹妹的嫁妝討回去。

在知道這個情況後,皇帝知道後驚愕異常。

這還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侯府?

老侯爺在時,真的不錯。

其實等到老侯爺去世後,他就感覺不怎麽太好。

這牽扯到選秀的問題。

說起來甄家大娘子是可以免選。

畢竟她是老侯爺的長孫女。

但親爹是個七品官,官職不高,而且幾十年如一日,就沒有升職過。

一旦分家,就是侯府的旁支。

算起來,也算是門欄不高。

後來甄家大娘子非要進宮,就封了一個女官。

皇帝看在老侯爺的面子上,就專門把她養起來。

冷了一段時間。

他原本打算施恩,讓一直在宮裏當女官的甄家大娘子,到某個王爺做個側妃的。

等到嫁妝事一出現,讓皇帝是大開眼界,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這操作太溜。

皇帝一看,對長安侯府很看不上。

這種人家養出來的女孩子,眼光只怕是不行。

就直接換了一個人選。

至於甄家大娘子,到了二十五歲就讓她出宮。

還要念著老侯爺的面子。

這一點,侯府的人是怎麽也沒有想到。

要是知道,非要吐血。

京城裏的人家,對長安侯府的人大都是鄙視的。

因為侯府破壞了整個規則。

要是這樣,娘家人把出嫁女的嫁妝討回去。

那麽,林家是完全可以把聘禮要回來。

侯府要走了嫁妝,卻沒有還聘禮。

讓京城裏的人更加看低侯府。

在要臉面的人家看來,簡直就是沒皮沒臉。

京城裏有點底蘊的人家,在這一刻都看不上侯府。

而這種情況下,侯府並不知道。

因為他們很少接觸外人,就是和一些所謂的老親聯系。

那些老親也多是並不知道,這其中的道道。

甚至有人家還是羨慕的。

因為侯府要回來的嫁妝,真的是省了好大一筆錢。

偏偏他們家的姑奶奶出嫁時,就給的不多。

就是要回去,也沒有用。

那是杯水車薪。

他們也就死了那一條心。

而當初甄氏出嫁是,老侯爺給了不少壓箱底的好東西。

連林家的聘禮,主要是銀子,也放在裏面。

自然是嫁妝很值錢。

後來侯府要嫁妝時,是按著嫁妝單子一件件要的,甚至包括聘禮。

楊陵倒是硬氣,只是把原本聘禮裏的某些東西換下去,補上銀子,全部退回。

但從此,楊家和侯府再也不是什麽親戚。

侯府的人,也無所謂的。

要是沒有錢,這日子更加沒法過。

因為他們並不怎麽上朝,屬於那種榮養起來的人家。

只要不是什麽通敵賣國,小小不然的,不會有人找他們事情。

老侯爺死後,侯府的人一個個都是目光短淺。

一個就是紈絝,諸事不理。

一個是清高的文人,其實萬事不通。

皇帝原本是不怎麽放心侯府的。

現在一看,全部是廢物。

搖搖頭,甄家算是完了。

毀在兩代女主人手裏。

皇帝是放心了。

這些年過去,甄家在邊城已經沒有幾個人提起。

他還是念著幾分曾經的情分。

畢竟那個人救過他。

不然甄家大娘子早就讓他給發落到犄角旮旯。

想到了那個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侯府,皇帝也是無奈。

當初楊陵和侯府斷親時,他是很放心。

現在想來,自然明白楊陵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那個人選,他自然說不出口。

算來,這位郡主脾氣也不怎麽好。

而楊陵極為看重兒女,這就有可能出事。

楊家還有一個厲害的姑奶奶在,絕對是要打起來。

這麽一想,他立馬覺得楊陵不成婚也好。

當初,皇帝以為余穎很好說話。

但經過那一次後,他是有些怕余穎。

這種修道的人,想要算計凡人,是很輕松的。

他一想到余穎,決定還是不要拉郎配。

再說了,想要下旨配婚姻,也要雙方都同意。

而楊陵根本就不打算結婚。

一方不同意,絕對不行。

就這樣,一件婚事還沒有提,就直接過去。

楊陵甚至不知道皇帝想要提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