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蕭氏(第2/3頁)

要知道將來去世後,只有原配可以和夫君合葬。

至於繼室是不可以的。

原主並不知道,她以為自己是三媒六證嫁進來的。

就是合法的侯爺妻子。

沒有想到會受到妯娌各種不待見。

不知道高門大戶的規矩,不得不處處忍著。

但那些妯娌們在和原主交手後,就看出原主是怎麽樣的人,再加上侯爺的無所謂。

自然是變本加厲的打壓原主。

好在原主比較心大,才沒有被擠兌死。

在搞清楚整個情況後,余穎才會準備行動。

七伯在余穎問話後,一直打量著余穎後,因為他猛地有種看到海爺的感覺。

她身上有一種掌握大勢,準備行動之前的沉穩。

這種感覺越來越強。

他在說話時,不自覺坐直了身體。

“是的,老主人多年跑海商,不知道吃過多少苦頭。”

“後來,他的身子骨就不怎麽太好,可是海家有錢,又是眾人皆知。”

話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那時候的海爺真的是有錢人。

而余穎想的卻是,這是一塊大肥肉。

人人想要吞到肚子裏。

“而小主人又沒有一個兄弟,甚至海家就沒有其他親戚,老主人自然想著給你找一個靠得住。”

“也有海商想要求親的,但老主人是不同意這種婚事,他不想讓你天天擔心夫君在海上漂泊,說不定有一天就回不來。”

余穎聽後點點頭。

當初原主的親娘,就是常年擔心這個問題。

有太多的海商一去不回,留下孤兒寡母在家裏。

她只要丈夫一出海,就茹素,只為許願讓夫君平安歸來,

丈夫常年在海上飄著,一去就要一年多,時間久了,她扛不住,最後熬壞了身體。

在臨死之前,她給丈夫說,希望女兒不要再嫁給一個海商,讓她平平安安地活著就好。

海爺含淚答應妻子的要求,他覺得對不起妻子,因為必須出海,讓愛妻活得不好。

妻子死後他又跑了幾年海上後,海爺終於慢慢收手,有機會退出那一行。

這時候才發現女兒已經到了找婆家的年紀,他開始找女婿。

只是海家是海商,最合適的婚嫁對象自然也是海商。

妻子不讓女兒嫁到那種人家裏,可嫁的就比較少了。

“海爺後來想把小主人嫁給書生,這樣子有錢供給,說不定會考取進士,小主人就可以成為官夫人。”七伯說。

余穎一聽,點點頭,這的確是一個可能。

七伯接著說:“但老主人也知道,有些書生在本質上瞧不起商人,一旦他們把海家的家產壓榨幹凈,那麽小主人就危險了。”

說到這裏,七伯想起來海爺的話。

海爺說,他發現女兒被養的不知道人心危險,現在再改已經晚了,改不了。

能當官的人心眼子都不少,他怕女兒受傷。

書生這個選項,被拍飛。

七伯說出來這個理由來,余穎想了一下,能接受。

看多了那種升官發財換老婆的書生,所以海父的想法很真實。

而且據余穎的觀察,嫁進農家也是不可能的。

原主的吃喝用度都太過能花錢,農家根本養不起。

雖然所謂的農,指的是有田地的地主。

而非所謂的佃農。

但地主,尤其是土地主。

根本就沒有能力保護好原主。

想來想去,原主嫁人的範圍,就變得是很狹窄。

“還有,老主人也知道,商人越是有錢,越是危險,海家沒有後台,只是有海爺的面子撐著。”

“可海爺知道,要是他之後去世,人走茶就涼,他總要為小主人挑個有後台的人家,讓你後顧無憂。”

“正好鎮南侯府急需要錢,想要續娶一位嫁資豐厚的妻子,就找到了老主人,老主人思慮再三,最終和侯府達成協議。”

七伯說話時,還一直注意著余穎的表情。

他怕小主人不明白老主人的想法,誤會了老主人。

而今一看,余穎臉上露出的神情是平靜的,並沒有什麽憤怒。

看後,七伯心裏是高興的,老主人地下有知,一定會很高興的。

七伯這時候自行腦補了一番,覺得是小主人經過生死之後,快速成長起來。

根本就沒有想到裏面換芯,還以為是血脈的關系,讓小主人變得也是厲害起來。

海氏夫妻都是那種精明能幹的人,只是沒有把女兒往那個上面養。

海父在妻子死後,一直想要培養出來一個大家閨秀。

反而對人心、人性上的教育不足。

“達成什麽協議?那麽父親有沒有什麽實證?”余穎問。

這大問題。

畢竟有實證才能算數。

七伯說:“老主人臨走之前,說過要是小主人非要問,就給你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