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既得利益者(第2/3頁)

但人家親娘是聞名天下的慧郡主。

還有唐王府做後台。

怎麽看,也比一個已經漸漸遠離政治中心的侯府,更得皇帝歡心。

瑜哥兒有些不服氣,為什麽一個離開侯府的人,竟然活得比他好?

這麽一想後,他的病情有所變化,心情郁結。

其實靳侯爺更擔心瑜哥兒會怎麽樣?

他有些怕這個兒子受到打擊後,一蹶不振。

他就和蕭氏說起自家的擔心,因為他發現大兒子太過在意海瀾。

蕭氏知道後,建議夫君給這個兒子好好談談心的,告訴瑜哥雖然比不上最頂尖的人,但他也很不錯的。

對於瑜哥敗在海瀾手裏,蕭氏倒是沒有著急生氣。

因為她知道,海瀾的親娘可不是尋常的女人。

有手段,有謀略,當斷則斷,能抓住對自己有利的機會。

同為女人,在她第一次親眼目睹余穎後,就知道她不是一個認命的人。

因為她的緣故,海氏離開了侯府,蕭氏一直是心裏有著愧疚,也有著羞愧。

但作為既得利益者,她還無法說出,這只會讓人感覺她是無病呻吟。

說實話,看到那個孩子成功,她的心裏少了幾分愧疚。

只是聽夫君說,大兒子瑜哥兒狀態不怎麽好後,蕭氏的感覺更多是無奈的。

在她心裏,這個兒子有些長歪,毀在愛他的人手裏。

她第二次嫁過來時,瑜哥兒年紀不小。

他一直在父親的無限制寵溺,和薇娘的保護下生活著。

而蕭氏在和孩子接觸多了之後,發現一個問題,他的很多觀念已經樹立起來。

但他的觀念並不怎麽好,甚至對男孩子來說,有些小肚雞腸。

比如說,在他心裏,南哥兒就是一個討債鬼。

他一直是這樣認為的,直到他長大。

討債鬼竟然成了進士,他不服。

好在是他還知道,不敢牽扯進官員,沒有說出他的成績是作弊而來。

但他還是覺得,一個不知道是在哪個犄角旮旯出來的人,竟然高中榜眼,絕對是有人在討郡主的歡心。

在知道這個說法後,蕭氏氣得不行。

直接給兒子一記耳光。

什麽叫南哥兒是討債鬼?

他們兩個是兄弟。

雖然是同父異母,但絕對是兄弟。

瑜哥兒被打後,用手摸摸已經腫起來的臉。

有些不敢相信看著蕭氏,這是真的是自己親娘嗎?

蕭氏是怎麽也沒有想到,長子心裏對她會有著諸多不滿意。

直到這一次科舉後,瑜哥兒心裏的怨毒在不停的加重,被打了一耳光後,再也忍不住,爆發出來。

其實蕭氏嫁過來這些年來,靳子瑜常常會不自覺在回憶過去。

在他的心裏,薇娘才更像是一個為了他盡心盡力的母親。

為了他,薇娘可是想盡了辦法,什麽事情都敢做。

蕭氏則是另外一個做派。

靳子瑜是失望的。

薇娘早年把親娘誇的是天花亂墜。

但後來真的母子生活在一處,就不一樣。

蕭氏這人發現兒子在學業上並不用心,就自己開始抓孩子的學習。

事實上,瑜哥兒並不怎麽愛學習,小孩子有幾個特別喜歡從小念書的?

他一直是生活在好日子裏,吃穿用都是極好的。

並沒有什麽生活壓力讓他奮力向前。

他就是普普通通的勛貴子弟。

他更願意出外玩耍,還有和堂兄弟們一起搗蛋。

蕭氏的到來,將他的好日子一舉搗毀,從此開始學習的路程。

除了要每天開始學習外,他和兄弟之間的感情漸漸也有了不少的變化。

其實靳子瑜並不知道,因為靳侯爺把大權掌握在手裏的關系,幾房的關系變差。

他們堂兄弟之間,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少問題,漸漸出現了摩擦,而瑜哥兒就是被隱隱排擠的一個。

正可謂是風水輪流轉,當年的他,聯合堂兄弟排擠南哥兒。

如今輪到他被排擠。

他感覺不好受。

更可惡的,他們做的時候,是沒有在明面上。

在遇到大人時,是勾肩搭背。

等離開後,就放開了他。

那些堂兄弟之間交談時,會使用隱語。

漸漸瑜哥兒就感覺到了,偏偏還說不出什麽。

人家幾個更加投契,他這個人能怎麽做?說別人的壞話?

就這樣,他從一個被父親獨寵,叔伯兄弟紛紛和睦的環境中,一下子變得不同。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親娘的回歸,並沒有讓他過得更快樂。

反而帶走父親的獨寵。

他有些痛苦地發現,父親更在意的是母親。

他這個兒子是順帶的。

而母親在意的是他的學業。

出身書香之家的蕭氏,明顯地看不中兒子的學習進度。

讓原本就不怎麽滿意自己生活各種變化的瑜哥兒,簡直是活在水深火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