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鬧脾氣(第2/2頁)

劉二退下來,打算去見老爺子,卻見到自己孫子行色匆匆,不由得虎著臉,“著急忙慌的做什麽,沖撞了人不穩重。”

劉小鍋看是親爺爺,不由得陪著笑,“事兒急,我慢點慢點。”

一邊說著一邊就要溜走,被劉二管家一把拽住了,孫子劉小鍋是在二公子身邊伺候的,倆人年紀一般大,小時候是玩伴,後來是書童了。

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書童,家裏規矩極大,怕帶壞了子孫貪玩,因此自打一開始就是老媽子帶著的,後來入學了去找了年紀大的來伺候筆墨。

全因著年紀大的,性子穩重而且多有勸誡,考慮周全心思純良,比倆毛孩子湊在一起作妖要強多了,再大一點的時候到了十二三歲,才換成年紀相仿的書童。

只是二公子脾氣極大,很有主張,平日裏多使喚劉小鍋,劉小鍋又生的猴兒一樣的,很是機靈辦事靈巧,也湊在二公子身邊當半個書童了。家裏請的那一位老書童,二公子大多時候是當個擺件,放在一邊給長輩看的。

兩個皮小子在一起,當然是不太幹什麽討人喜歡的事情了,劉二的心時時刻刻的防備著,生怕劉小鍋給二公子帶壞了,因此時時多有盤問。

劉小鍋難免也就多背幾次鍋了,原來也不叫劉小鍋,只是後來經常背鍋,當玩伴的又是伴讀的,主子有錯兒,首先領罰的就是你,由於黑鍋實在是背的太多了,因此人送外號劉小鍋。

長得黑裏俏的,又是瘦巴巴的,真跟那鍋底是一樣的,這會兒劉二管家拉著不走耽誤事,劉小鍋才吐口,“哎呦祖宗啊,您別拉著我了,二公子心裏不順呢,要去找人陪練,您看看,這要命的事兒。”

劉二管家一聽是這個,眼睛瞪起來,巴掌到底是拍下去了,“混賬,老太太剛說了不要整日裏在練武場,你身邊伺候的,不說是勸著去讀書,還要整日裏攛掇,我打死你。”

劉小鍋臉更黑了,冤死了呢,是他鼓搗的嗎?是他攛掇的嗎?二公子這多大的主意,他哪裏能做的了二公子的主啊,一記窩心腳就夠吃的了。

“自打您進了京,二公子就心氣兒不順,這門婚事啊,二公子不稱心。就找人陪練一下,發發悶氣也就好了,您還攔著我,我都覺得委屈。”

劉小鍋能言善辯,就是長得醜了點,因此大家看他多真誠的語氣都覺得像是油嘴滑舌,劉二管家就是拉著不去,自己拎著棍子回家打,“你還有理了,二公子不滿意,這話兒是你能說的嗎?”

“你平日不勸導,還跟著瞎胡鬧,等著你爸爸回來了,我得跟你爸爸說了去,回頭讓他好好收拾你。”

劉小鍋就垂頭喪氣的,摸著一把眼淚。說了也是白說,擦了擦鼻涕,心想,你們這群人,幾時去嘗嘗看二公子的脾氣去,就知道在這裏讓他勸誡,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樣的。二公子忒大的主意,老太太說話都是好好的答應了,扭頭該怎麽著還是怎麽著。

依他看,都替著二公子覺得不合適,要是二十來歲娶了十七八歲的還可以接受,可是眼看著這一個剛出生的,一個都虛九歲了,等著二公子十七八歲了,難道還要等一個八九歲的毛丫頭長大不成,豈不是笑話,沒這樣的理兒。

心氣兒不順是應該的,但是礙於祖宗家法應下來也是應該的,到頭來,不還是我劉小鍋背鍋,恨恨的吸了吸鼻子,覺得自己大概是上下五千年絕無僅有的忠仆,至於能超過哪一位大家爭相傳頌的忠仆,他讀書少,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