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今天也是認真讀書的三姐兒(第2/3頁)

人少的時候,他就跟主顧說話了,瞧著這二公子是個公子哥,又看著劉小鍋殷勤伺候,便只跟劉小鍋搭話。

“二位到北平來,可得好好玩幾天,這地兒樂子多了去了。哪個胡同裏頭,都有一兩位名人呢。”

“您要是到什麽地方不清楚的,只管問我就好了,我大街小巷的沒有不知道的地兒。”

二公子這才看了他一眼,“知道貓耳朵胡同嗎?”

劉小鍋立馬跟燈塔一般的,先把二公子極為隱秘的看一眼,又豎著耳朵聽著張大傻說什麽。

只見張大傻又是一陣大嗓門的笑,“巧了,您問我還真的就是問對了,我家啊,就在貓耳朵胡同呢。”

“二位是來走親戚的,還是探望朋友的,您說出來,我鐵定是認識的。”

劉小鍋瞪大了眼睛,“真是巧了,知道那家嗎?”

“怎麽不知道啊?剛搬來的三號院子不是,咱們貓耳朵胡同不大,攏共就是五個大院子,那家是剛搬來的,一大家子人呢,先前住的是個賣醋的,後來發財了回老家山西去了。”

這地兒,賣醋的十有八九是山西的,賣豬肉的十有八九是山東的,你看他做什麽行當,基本上就能猜得出來是哪個地方的人,各個商行會館很是繁華。

晉商首屈一指,再有徽商後來居上,都有許多會館凝聚同鄉,徽商出身艱苦,能從十萬大山裏面走出來的,行為章法有許多可取之處,那禎禧便對徽商多有關注。

徽商做生意誠信為首,富甲天下,且志向遠大,大多十二三出來闖蕩,身帶繩索與燒餅,若是能混的出來便是榮歸故裏,若是經營慘淡,大多是帶著那繩索自掛東南枝的。

“這那家,據說是旗人呢,時常看到一個老媽媽出入,家裏兩位姨娘經常出來說話,只是沒瞧著正房太太出來過。”

“家裏有讀書的學生呢,我每日裏起得早拉活,每每路過都能聽到院子裏有背書的,聽姨娘們說是家裏的三小姐,很是勤奮呢。”

他不清楚這兩位跟那家是什麽關系,就撿著無掛緊要的說,說了一路,二公子親自給了打賞,整整大洋一塊,張大傻摸著頭笑。

“給多了您,我今兒就在這門口候著您,您要是去哪兒喊我一聲就行,保管送到,不收您錢。”

二公子點點頭,“今天跟我說的話,不要跟那家人說。”

“放心了您嘞,我保證不說,那樣的人家,咱們也說不上什麽話兒的。”

張大傻等了一個晌午,人都沒出來,只有半拉下午的時候,劉小鍋出來看著他竟然真的在,不由得覺得人樸實,“咱們公子想著吃口新鮮的,您瞧著哪兒有帶著我去買吧,不拘是什麽口味的,味道好吃就行了,多買些也好調劑。”

張大傻知道這是真不差錢的人,自然是可著心意去幫著尋摸了,這北平的小吃,你數不過來的。

晚上回家的時候,喜滋滋的拎著一瓶子酒,再有一包羊肉餡的燒餅。

“當家的,今兒活好。”

“遇上大主顧了,從車站到六國飯店,給了一塊大洋呢。”

張大傻美滋滋的倒酒,抿了一口覺得夠味,拉車的是活好有的吃,活不好就餓著,今天只能想著今天的日子,明兒的事再沒有考慮好的,過一日算一日罷了,都是窮苦人家的命。

“哎呦,那可真的是遇上好心人了,真得謝謝人家了。”

他家裏的拿著燒餅到底是沒舍得吃,只給張大傻吃,剩下的收起來,爺們在外面賣力氣的,不吃點好的扛不住,她在家裏活計輕松,吃什麽都成的。

“他媽,隔壁那新來的鄰居怎麽樣啊?”

他端著一盆水,從頭到家的洗,一邊還記著那家的事兒。

張大傻家裏的看著孩子吃的噴香,吃完了舔手指頭,也舍不得再給孩子一個了,“吃飽了去給我送衣服去。”

家裏就這麽一個兒子,白日裏洗好的衣服,晚上給人家送過去,都是這孩子跑腿的,懂事的很。

“爸,新來的家裏有學生,識字呢,大家活兒都說人家是指不定是個書香人家的,家裏好多的書。爸,學校裏好不好,我也想上學去。”

“混小子,送你的衣服去,什麽癮頭你也上。”

張大傻一巴掌拍小子背上,撒歡一樣的跑了,才罵道,“老子哪裏來的錢給你上學去,真當自己是大少爺不成?”

眼瞧著這整個貓耳朵胡同裏頭,還真的是沒幾個上過學的,頂多就是認識幾個字,會算賬的已經是不錯了。

都是窮人家的多,日子過得去的人少,三教九流的人,在一起都是奔著好,倒也是相安無事的。

“當家的,您還真別說,我下午在洗衣服,那上學的小丫頭下了學,背著書包穿著整齊的不行,見到我看她還對著我笑呢,說是嬸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