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補辦婚禮(第2/2頁)

“老太太也放心了,如今就等著當祖母了。”

“可不是,還是您有福氣,將來兩位兒媳婦陪著,比養女兒的還要貼心。”

說的一唱一和的,好聽的話兒哄著老太太開心,老太太心情好了,她們才有好日子過。

兩位姨娘通過氣兒了,等著二爺婚禮辦了,就跟老太太提三少爺四少爺的婚事來,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那邊老爺子親自去接了那家的人,那家太太要三姨娘也去,“左右你也是也沒去過上海,咱們一起去看看才好呢,帶著五姐兒去,她年輕小姑娘,再怎麽不出門也是愛玩的。”

最後一句話三姨娘就心動了,她不大愛出門了,一個是世道亂,出去了她就是睜眼瞎一個,大字不識的人,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年輕的時候想著四爺能帶著她出去轉轉,可是四爺沒這個覺悟,她就後宅裏面悶了一輩子,京城的花花世界她沒見識過,上海的繁華她也不指望見識的,沒意思。

四太太是真拿著當姐妹看的,這麽多年了,她不是個壞心的人呢,現如今那禎禧要嫁人了,她就放心了,跟馮家做親家她放心的很。

馮老爺親自來請,四太太心裏面是高興的,這才是正兒八經的親家,人家態度首先就拿出來了,不然一個女孩子的名譽沒有了,這麽稀裏糊塗的,人家男方不著急,你就只能等著。

現如今的世道不一樣了,四太太也知道,身邊多少人講究的是自由戀愛,小兒女們自己看好了。

接觸了一段時間了,按理說就能訂婚結婚了,可是人家男方家長就是不說話,也不說定下來,也不說要結婚,也沒說跟女方家長聯系一下。

這樣的姿態,就是不作為,因為一個女孩子跟男孩子接觸幾個月,身邊人就都知道了,以後的名譽多少還是耽誤了一些了,你男方拖著不給說話,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等著人家女方自己受不了了,提出來要去訂婚結婚,女方本身就很被動了。

自古以來,男女聲譽就帶著不平等,女孩子受到的非議要多一點,男孩子社會對他們要寬容許多。

所以這一次,馮老爺能來,四爺四太太都高興,就是老爺子,私底下也要對著人說一句好。

人家態度就在那裏,那就去。

三姨娘回屋子瞧著五小姐悶著頭做針線,嘆口氣,“四太太問我要不要去上海,五姐兒,你想不想去呢。”

看著她一頭的汗,給她拿著汗巾子擦了,頭發絲黏到臉上,又去往後面歸攏好了,露出來年輕的臉龐。

五姐兒想去嗎,當然是想去的,年輕的女學生,還是想走走的,尤其是外面的世界。

她低著頭,咬斷了針線,還是不說話。

三姨娘就著急了,這悶葫蘆一般的性格,簡直是要急死人了,還是耐著性子,“沒事兒,你要是去的話,跟著四太太一起去就好,三姐兒好脾氣的人,自然不會冷落了你,你只管跟著四太太就好。”

她是不打算去的,去了一個姨娘身份,平白讓人笑掉了大牙。

“姨娘不去,我也不去。”

說完了,五姐兒就不再吭聲了,她想什麽三姨娘未必知道,她自己個知道,這些孩子裏面,五姐兒是極為孝順的,她時刻惦記著三姨娘的。

想著這是好事兒,要帶著三姨娘一起去,一對母女,也是相互取暖了好多年。

五小姐有自己的心事了,她們現如今住在山上,好歹還能度日,只是四爺年紀大了很多,不能去城裏面找事情幹,如何供養一家人成了最大的問題了。

家裏那禎禧時不時的寄錢來,她在外面去,寫點東西還是有錢的,她自從畢業了以後,本來是要去工作的,可是城裏面亂的很,三姨娘死活不讓她去城裏面。

如今要去上海,她心裏面是有成算的,想著托著那禎禧,去上海找個工作幹,然後賺點錢,也不白上了這許多年的學了。

這些日子,多虧了馮二爺,當年對著城裏城外的革命黨多有恩澤,幫助良多,因此現如今在山上,倒是衣食無憂,人家正兒八經的當著客人來對待的,馮二爺每次都有交待。

但凡是有從上海北平來往的,馮二爺必定是讓人捎帶著錢物的,一點兒也不虧待。

五姐兒是年輕人,她有年輕人的心性兒,看著山上的人熱火朝天的幹革命,越來越壯大,她也想著去盡一盡自己的心。

不說是別的,大家說起來那禎禧,沒有不豎起來大拇指的,這是那家的榮譽。

她也是那家的人,想著就算是追隨著三姐,也不能差到哪裏去,跟個大小姐一樣被養在家裏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