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求學之路,實屬不易。

旅行團的男孩子們,沒有一個是容易的,全都事綁腿然後穿著草鞋,草鞋便宜而且就地取材,哪裏都能買的到。

那禎禧後來聽他們說起來路過貴州山區的事情,倒吸了一口涼氣。

貴州自古以來就是貧窮的,因為沒有肥沃的土壤,也沒有廣闊的平原,氣候不適合許多莊稼的生長,具有獨特性。

民風民俗很不一樣,比如說蘸水,路過貴州的同學,每天吃的就是蘸水,說白了就是辣椒水。

將辣椒切碎了,或者是放在壇子裏面悶著,然後加上多種調味料,形成了貴州獨特的飲食文化,吃飯不可無蘸水。

蘸水豐富了當地的生活,能下飯啊,口腔裏面類似灼燒的快感,支撐著人們在這一片貧瘠的土地上勞作。

但是自古以來,川貴地區,但凡是旱澇水災,傷亡率是最高的,十幾年前發生旱災,餓殍遍野啊。

那禎禧小時候,聽著老爺子說過那次旱災,但是沒放在心上,如今聯想起來,不覺得很有感觸,動筆寫下來了。

她棄理學文,拿起來筆杆子,最後還是覺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沿途經過多個地方,她都會投稿之類,期望喚醒更多的人。

“現如今之中國,不是不可救,不是不能救。”

“要學器物,學科學,師夷長技以自強。”

“然而終究是要學其思想,學其制度。”

“國人病之久矣,病在思想。”

那禎禧當時也是很受震撼的,說實話,她去學科學,成績水平很一般,就是再努力,也是很一般。

所以,最後綜合考慮了以後,才棄理學文,這時候大家不喜歡學文,因為學習理科以後,是畢業了馬上就能用的上的,能立馬出效果出成績的。

學習文科的,未免給人看輕一點兒,動動嘴皮子而已。

可是主任找到她,就闡述了事實,那禎禧的國學水平很高了,她自小學習四書五經的,是國學啟蒙,然後又接受了西式教育,去了學校。

因此,她很接地氣,屬於中西合璧,她的一些看法,一些能量,應該是發揮出來,鼓舞影響現當代的很多青年的。

那禎禧聽進去了,並且覺得輕松了很多。

馮二爺收到信,裏面有一份報紙,看完之後,不見歡喜。

劉小鍋看著他靜坐半下午,終究沒忍住,“太太來信了,您應該高興才是嗎,難道是信裏面寫了什麽您不高興的?”

馮二爺看著劉小鍋,“你知道,前一段時間,被暗殺的是誰嗎?”

“知道了,聞大師啊,就是經常做演講的那個,街面上的人都認識,哎呦,那可真是,這個——”

他比了比大拇指,豎起來,表示敬佩。

在上海,這個日占區,然後各個租界縱橫捭闔,五花八門的勢力在下面錯綜復雜。

依然能勇敢的站在街面上,站在日本人眼前的,宣傳民主思想,動員國人的,這是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真英雄,劉小鍋佩服這樣的人。

馮二爺拿著報紙給他看,上面有一篇文章,時評川貴地區的,要求動員各方力量。

劉小鍋往下面看落款,心裏面就知道了,那三。

“您是在擔心吧,我知道。”

當然很擔心了,新聞行業的人,哪裏就那麽容易當的呢,你發表文章要很隱晦,別人也不管什麽。

可是你如果很直白,那是要受到迫害的,你維護的是老百姓,站在國民這一邊,可是現在局勢太亂了,誰能顧得上國民呢。

就連國民自己都顧不上自己了,那禎禧寫文章的作風,跟她自己的性格完全不一樣,一點兒也不含蓄。

小小年紀,是帶著筆鋒的。

說的都是大家不關注,或者是不想關注的問題,攤開在大家面前的時候,是那麽難堪,那麽的赤裸裸。

有些人的臉色,時候過不去的,觸犯了一些人要維護的尊嚴。

國民政府一直在努力,可是努力不一定有結果,比如說川貴地區,成片成片的鴉片,成群成群的人吸食大煙,那就沒有辦法。

你總不能讓這片土地成為荒蕪之地,把這個地方的大煙鬼都槍斃了吧,那就沒有人了。

那禎禧就跟老師說了,“要靠教育,他當父母,他的爺爺一輩兒,沒有救了,吸食大煙是戒不掉的。”

“可是在孩子身上,在教育上,我們一定要宣傳,一定要宣傳鴉片的危害性,不能再讓孩子,孩子的孩子,就此過著跟父輩祖輩一樣的生活啊。”

老師對她很是贊賞了,這個學生,一開始不起眼的,很是沉悶,但是極為刻苦努力,不是很出眾。

去學理科,成績一般,轉了文學系,也沒有寫出來大家覺得好聽的詩歌,也沒有什麽優美的散文。

學校裏面是很推崇泰戈爾的,泰多次到這邊來,跟這邊關系很還好,所以文學系的孩子,都愛寫詩歌,寫散文,寫一些帶一點浪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