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2頁)

老太太就看夠了,每天看他們就別扭死了,如果和和美美的,那在自己眼前晃當然很好了。

可是偏偏就不是這樣子,寒秋性格是很要強的,雖然喜歡大爺,但是漸漸的沒有孩子,她就沒有什麽安全感,大爺外面的應酬交際,她總是疑神疑鬼的。

患得患失,是每一個喜歡別人但別人不喜歡自己的挫敗感。

老太太的意思是自己商量,願意要孩子,那就去納妾,寒秋當做是自己的就好了,不願意要孩子,那你們倆就一心一意的生,該吃藥吃藥,該治療治療去。

別整天委屈,沒用的,她這麽大年紀了,沒有孫子抱她還委屈呢。

大爺面無表情的,你說什麽就是什麽,但是我的想法是不會告訴你的,寒秋也不願意讓老太太插手,但是事情沒解決啊,老太太看著就夠死了,一天一個夠。

吃個飯,真的是心塞,不是很想看到大家了。

“母親,過兩天,我去一趟南邊。”

老太太耷拉著眼皮子,看著老爺子也不順眼,看誰都不是很順眼,“喔,我記得,禎禧快回雲南了吧。”

那禎禧那邊取得的成果,無論外面的人怎麽說,但是他們自己是最有感觸的,每天都拉著這些孩子去過正常的日子。

蕎麥換錢了,學校一毛錢沒有要,留出來一部分資金買書買本子,然後其余的換成了藥跟豬肉,還有布匹,每一個孩子都有的。

他們就是用實際行動來告訴每一個孩子,蕎麥比毒品好,種植蕎麥比罌粟要賺錢,而且蕎麥吃了對人體好。

吸毒是不對的,最起碼看到大人吸毒的時候,小孩子知道是不對的,那禎禧永遠就記得,她進村子的時候,看到那麽小的孩子,拿著大煙杆子在那裏吸。

他們這一波人走了以後,還會來一批,這是一個長期堅持下去的事情,每個人寫很多教學筆記,還有一些種植技巧,等著下一批來的人親自交流一下。

學校裏面對於這麽一個小隊伍,是一直很關注的,無論是物資上,還是教學資源上,盡可能的傾斜,盡可能的提供幫助。

梅校長親自來過一次,他剛送著自己兩個兒子去了戰場,日本的空軍堅不可摧,長久以來對我們進行轟炸,我們毫無還手之力。

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動力,我們的零件,根本達不到要求,在天上是被人追著打的。

國家迫切的需要空軍,需要建設一支新的隊伍。

梅帶頭,他只有兩個兒子,全都送去了戰場,他問兒子,“大家都說日軍的飛機不可墜落,你覺得呢?”

他大兒子笑了笑,“我能做到。”

小兒子也笑了笑,“什麽時候勝利了,我什麽時候回來。”

校長老懷安慰,拍著兒子的肩膀,送去空軍培訓。

他是起帶頭作用的,許多老師不僅僅是鼓勵學生們去參軍,去救國,都是身先士卒,先送著自己家裏的孩子走的。

校長就問大涼山的孩子們,“上學好不好?”

“好。”

“那就好好學,學一輩子。”

又問,“老師說的對不對?”

“對。”

“那就牢牢的記住了,不要忘。”

他看那禎禧跟永紅,“巾幗不讓須眉,好樣兒的。”

一支小隊伍,能力是有限的,可是慢慢地在這裏紮根下來了,有了學校,學習漢文,有了蕎麥,知道吸毒的危害,慢慢地,這個地方,就再也沒有毒品了。

校長看著每個人的臉,又黑又瘦,但是笑起來,山花爛漫一樣的,心中快慰,對帶隊的老師說,“你帶的學生,好樣兒的。”

帶隊的老師沒有笑,手裏面拿著一份名單,上面每個人姓名籍寫的清清楚楚,“瞧一瞧,是不是當初說好的,一個都不少。”

不僅僅是一個人在努力,那禎禧在努力發稿,讓更多的人覺悟,更多的人清醒。

永紅每天都在山上轉悠,曬得皮疼,來的時候雪白,走的時候黑的有點亮,她的植物圖鑒,百年以後都可以給人參考的。

學地質的考察土質,各種土壤采樣化驗,來回往返,帶來合適的種子,讓這片土地上,都有最合適的種子的。

沒給人都是學以致用的,這就是學校的教學理念,哪怕你就是個學農學的,也要到你的土壤上去耕種。

馮二爺看了老太太一眼,也沒有反駁,他就是去看那禎禧的,有半年沒有見面了。

當丈夫的看自己的妻子,天經地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