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2頁)

清輝園裏,台上的花旦唱腔柔美婉轉,“丫頭錯拿了,這是螺子黛,畫眉的。”

末角道:“這什麽筆?”

“這便是畫眉細筆。”

此前葉微雨擅寫精魅鬼怪的怪異離奇之事,世人為著新鮮可蜂擁觀看。時日一長,盡是此類情節,看得多了,容易產生乏味之感。才子佳人間的情情愛愛是世間經久不衰的永恒話題,段清影和她一商量,葉微雨便同意嘗試寫作愛情戲劇。

許是年歲漸長,又知曉了男女之情,她成書的過程比她預料的要順利,而今又看到舞台表演,雖只是片段,也看得出效果甚好。

段清影讓侍女添了一壺茶過來,對葉微雨道:“這卿柳柳當真不一般,現今北方流行的雜劇劇種形式不夠靈活,若不是聽她的意見,只怕我的戲園子在京城裏哪就容易的站穩了腳跟。”

原先卿柳柳在梅湘那住了一段時日,養好身子後重拾舊業,在酒樓勾欄裏賣唱為生,後來被段清影見了著人打聽她的來歷。

調查到葉微雨這兒,由她做了個中間人,將卿柳柳引薦給段清影。

段清影這戲樓做的是正當的營生,可比往時卿柳柳在江南時好了千倍萬倍,她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

只她不熟悉北方雜劇的唱法,又在戲樓裏觀察了數日,才生出把南曲引入到北雜劇中的想法來。

卿柳柳這兩年在汴梁積攢了些名氣,容貌才情都是拔尖的,還是花魁大賽中最有力的競爭人選之一,可謂是風頭無兩。

葉微雨點頭,待細細看完整出劇目,提出幾點需要修改之處,和段清影談論完了,聽她道:“桓毓好些日子沒見你,聽聞你今日要過來,她便想著帶果兒來玩耍。”

果兒是桓毓的長子,而今不過兩歲,很是聰穎討喜。

“好。”

......

勤政殿安靜非常,進出添茶倒水的宮婢皆是屏了氣息,生怕發出異響擾了兩位殿下處理政事。

桓允先時還能正襟危坐的懸腕寫字,越往後幹脆就懶怠得趴到了桌子上。他寫完最後一筆,討好地對桓曄道:“阿兄,戶部送來的賬本我今日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完,看在我最近還算勤勉的份上,容弟弟我休息半日吧?”

自打桓曄獨自理政愈發得心應手,又有桓允相幫,在外還有桓奕的赫赫威名鎮邊,嘉元帝頓覺一身輕松。這一大早就去了太皇太後的寶慈宮,陪老人家聽曲兒看戲,是以這偌大的宮殿只余桓曄兄弟二人。

桓曄擡眸看他,“又去葉侍郎府上。”

桓允嘿嘿一笑,算是默認。

“眼下葉家表妹正值議親的年紀,你頻繁出入侍郎府,終歸惹人非議。”

“阿兄,你心心念念想娶的姑娘,不日就要迎進東宮,還不允你弟弟為著終生幸福努力?”

桓曄見桓允上躥下跳的只在葉微雨這邊費工夫,便用過來人額經驗給他支了一招,“你眼下剃頭挑子一頭熱,可有問過葉侍郎的意思?他會否同意將獨女嫁給你?”

桓允不假思索道:“我在蜀中那兩年,姑丈但凡空閑,可是時時陪著我,這還不算喜歡麽?”

桓曄知道他沒有理解到自己的意思,卻也不點破,只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父皇能直接賜婚,可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若是侍郎不喜表妹嫁你,你往後的日子也難捱。”

桓允覺著他阿兄是小題大做,葉南海怎麽可能不願意將女兒嫁給她,自己可是他看著長大的!知根知底,還不夠值得托付嗎?

他念念叨叨的回到自己的澹明殿換了身常服,待提步出門時,本已經踏出一只腳過門檻,他又收了回來,吩咐道:“寶祿,趕緊去父皇那裏抱兩壇好酒來,就前段時期吐蕃進貢的白葡萄酒,都隨本殿下帶走!”

這個時辰去侍郎府,正巧趕上午食。葉南海好酒,但凡用膳,都得小酌幾杯,此番桓允拿著新鮮玩意兒的葡萄酒上門,可謂是時機再恰當不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丫頭錯拿了,這是螺子黛,畫眉的。”末角道:“這什麽筆?”“這便是畫眉細筆。”出自湯顯祖《牡丹亭》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