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誅了(第2/4頁)

“楚將軍多疑且謹慎,不是個會沖動的人。之前是二皇子指揮,如今換成了楚將軍,他肯定要好好思量一番才會行動。就像之前對風寧城一樣,有了萬全的準備才會出手。”韓瑾陸言簡意賅的說道。

武國公說出來自己的疑問:“這不對啊,之前楚將軍不是誤以為太子在城中,所以才謹慎嗎?如今太子不在,按說他應該不會如此才對。”

聽了這話,韓瑾陸側頭看了一眼寧王:“他被王爺打敗過,更怕王爺。”

武國公稍微愣了一下,很快也反應了過來:“還是王爺厲害。”

寧王卻道:“這也不是能百分百確定的,國公還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凡事都有萬一。”

“嗯。”

——

很快,戰前發生的事情就傳到了京城,全寧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比起來風寧城失陷,大家更關注的是威武將軍府的事情。

得寵數十年的柔貴妃突然被皇上厭棄了,威武將軍府所有人都被抓了起來。

威武將軍所犯的罪行也被公布出來。

通敵賣國!

數十年通敵賣國。

這些年來,寧國雖然戰事不多,但多少還是會跟啟隱和鄰國有些摩擦,勝少輸多,所以,死傷人數也不少。

一聽威武將軍這麽多年來一直跟啟隱有聯系,幫著別的國家打寧國,大家頓時憤怒了。

誰家還能沒個去出征的人?死在戰場上的更是不少。一想到他們不是被敵軍殺死的,而是被自己人給害死的,整個寧國的人都不平靜。

皇上這一招著實高明,這一下,百姓的憤怒點全都集中在了威武將軍的身上。

大家都把風寧城失陷歸咎於威武將軍通敵賣國,把數十年在戰場上死人的原因歸咎於威武將軍。

根本沒人關心,風寧城失陷在先,威武將軍到達戰場在後。也極少有人用腦子思考,打仗死人是常事兒,並不能說是威武將軍一個人的錯。

當然了,更沒有人敢站出來質疑皇上。皇上用了威武將軍數十年,難道就沒有任何的責任嗎?柔貴妃是威武將軍的妹妹,皇上就沒被人吹枕邊風嗎?

很快,對威武將軍府的處置就公布了出來。通敵賣國,是誅九族的重罪。宮中的柔貴妃也被賜了毒酒。

這事兒在京城轟動了十日左右卻依舊沒能平息。

因著柔貴妃和威武將軍的事情,景新帝的心情一直不好。等事情終於塵埃落定,景新帝在松懈下來的同時,心底又覺得萬分的難過,甚至還有隱隱的對百姓的愧疚。

他覺得,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在嘲笑他的無能,嘲笑他的識人不清。

再加上風寧城失陷的事情,景新帝備受打擊,看起來一下子老了十歲。

只是,處置一個威武將軍並不算完,跟他有牽扯的官員眾多,應該一一清算。

可,景新帝已經沒了心情也沒了力氣。

隨著朝堂上爭論的聲音越來越多,景新帝越來越煩躁,一下子病倒了。

而這時,太子從前線回來了。

跟景新帝的頹喪不同,太子此時心頭正憋著一股火,胸中有著萬丈豪情和憤怒急需發泄出來。對於景新帝的不作為,感到萬分的焦急和憋屈。

好在,他一回來,景新帝就迫不及待的把朝堂交給了他。一個人去了京郊的別苑,什麽事都不理會。

這也是因為,前朝天天吵架,逼著他處置這個處置那個,後宮中又有人一直在提柔貴妃的事情。他覺得全天下的人都在笑話他。

扔給了太子,他終於能清凈一些了。

太子跟景新帝可不同。

景新帝如今五十多歲了,已經老了,而太子二十出頭,正充滿了幹勁兒。

對於朝堂上爭論的事情,太子快刀斬亂麻,三天就搞定了。

對於那些牽涉到其中的武將,該殺的殺,該罰的罰,該關起來的關起來。至於那些擔心此時正值用人之際,殺了武將會削弱兵力的觀點,太子理都不理會。

“不割腐肉如何獲得新生?孤相信,少了這些屍位素餐禍國殃民之人,只會讓更多的有能力者居上,只會讓這場戰事勝率更大。”

太子此舉等於是推翻了景新帝的很多做法。

如此強勢,自然引得很多老臣的不滿,大家紛紛給皇上上奏折。然而,皇上並沒有任何的回復。

那些人只好偃旗息鼓。

事後,眾臣突然發現,太子雖然說讓大家一起來商討,最終的決定卻跟他自己想要的一樣。

果斷的太子跟溫和的景新帝完全不同。

這讓大家不禁感慨,這寧國,要變天了。

太子雷厲風行的處置了七八個武將之後,又處置了幾個文臣。其他的人,雖然沒被處置,也被太子申飭了一番。

朝堂上的氛圍越來越緊張了。無數人加緊了尾巴,心中暗暗祈禱,這一次千萬不要被太子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