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三日後,朝堂之上,聖旨如期而至。

平地一聲雷,聖旨宣告了陸駿錚乃崇安帝流落在外的親生子,現認祖歸宗,並封為太子。

九日後乃大吉日,擇吉時舉行冊封儀式。

其余並未解釋。

彼時,陸駿錚被聖旨宣召入宮侍疾,告假並未出席早朝。

朝堂上霎時炸開了鍋,要知道這陸駿錚......前不久才由肅國公府庶出的三爺,過繼給中年無子的康王為義子!

怎麽短短沒多少日子,又成了崇安帝的親兒子了?

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事兒?整得跟小孩子過家家鬧著玩似的。

不過這聖旨是由年過六旬、德高望重的胡首輔親自宣讀,又有數個重臣迅速站隊,倒無人敢當眾質疑。

絕大多數朝臣不管心中如何想的,皆緘默不語,局勢未定,唯恐成為出頭鳥。

偶有幾個提出反對的臣子才開口,立時就被支持新太子的那群重臣死死壓制住。

沒過多久便早早散了朝。

眾人回去後一琢磨,這陸駿錚肯定就是崇安帝的親兒子,這麽簡單的事,還有什麽好質疑的?

單看陸駿錚這張臉,就知定是皇家的血脈無疑。

不是崇安帝的種,就是康王的種。

前邊崇安帝有倆兒子,再半路冒出個年齡這麽大的私生子不好聽,於是過繼給沒兒子的弟弟。

一來堵住京中的流言蜚語,二來也不至於讓自己的血脈流落在外。

現在崇安帝倆兒子都沒了,這私生子就成了唯一的血脈,沒辦法,不認他就得絕後啊!

退一步說,若陸峻錚是康王的種,崇安帝後繼無人,就應當把皇位讓給弟弟康王,康王同樣沒有其他兒子,屆時皇位還是落到陸駿錚手裏。

既然這皇位早晚都是這陸峻錚的,崇安帝寧可不要這面子,也非要認回親親骨肉,還有什麽好懷疑的?

散朝後大臣們私下紛紛三五成群地商討了一番,一想到康王那憨樣,讓他做皇帝

得了吧,不用想也知道是個什麽懦弱昏君樣。

再看看戰功彪炳的陸駿錚,真是怎麽看怎麽順眼。

眾人不禁暗中感概,新太子真是走了大運。廢太子與二皇子的皇位之爭,卻讓他漁翁得利,這得前世做了多少的好事,攢了多大的福氣呀。

說起來廢太子資質平庸,性軟懦弱,二皇子心胸狹隘,剛愎自用,而新太子雖流落在外,這些年的能力卻是有目共睹。

這麽一比較,或許於江山社稷而言,新太子是更佳人選。

於是大半尚未站隊的朝臣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為了百姓的福祉,默認了新太子的身份。

也不是沒人反對,但凡有哪個大臣跳出來的,下一刻便有新太子的擁護者出來彈劾,且證據確鑿。

於是這些大臣不是被革職,便是被抄家流放,官職由新太子黨的臣子頂上。

這一震懾使得眾人捏了把汗,皆不敢再起什麽心思。

原來新太子竟早有準備,要知道這些證據,一看就不是剛查出來的,誰知新太子黨手裏有沒有捏著自己犯事的把柄?

而這些把柄,有人猜測會不會是崇安帝給新太子的

朝堂迅速被清理幹凈,在那道聖旨過後的第六天,冊封儀式還沒舉行時,崇安帝又改了主意。

下旨三日後將禪位於太子,自己則以太上皇的身份,移居東寧宮靜養。

好在這道聖旨前已有許多消息流出,眾人不算意外。

崇安帝這幾日宣召了一波又一波的重臣入宮,帶出來的盡是聖上病重的消息,也透露過想要禪位的意思。

太醫說聖上這病最忌諱費心勞神,若是保養得當,還有三五年的活頭,若是不好好修養,怕是活不過這個月。

於是眾人心中也都有數,離新太子掌權的日子不遠了。

好歹崇安帝還在,朝中的頂梁重臣也都在,新太子掌權後牽制頗多,若是他行事太出格,不堪為帝,自有崇安帝約束新太子。

有了這層退路,眾人對突然冒出來的新太子掌權也沒那麽大排斥。

只是沒想到會這麽快,畢竟連太子的冊封儀式都還沒來得及舉行啊!

離當初選的太子冊封儀式的好日子還有三日,現在直接改成三日後新太子登基儀式。

因本朝並無聖人尚在世,新太子直接繼位的先例,禮部和內侍監也十分頭大,不得不連夜翻閱前朝典籍,精心擬訂出一套新的章程來,以討好新帝。

幸而陸駿錚要求一切從簡,多余的繁文縟節皆剔除不要,三天的時間準備也足夠了。

新帝登基,普天同慶。

那日,皇戚朝臣的女眷皆被請入宮中,席瑾蔓為肅國公獨女,自然也在列。

席瑾蔓跟著母親周氏才進宮門,就看到有個手持拂塵、油頭粉面的老太監候在宮門旁,身邊跟著一幫小太監,後頭停著兩頂雕飾華麗的小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