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疑(第4/7頁)

魏淑華知道她爹的意思,不過她另有打算:“爹,咱們縣裏要修公路了,等公路修通,從縣裏到省城就很快了。你說,要是公社也修路,那我們進城就更方便了。”

“修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這些都需要錢,我估計公社是拿不出這筆錢的。”橋頭公社可不是什麽富裕的鄉鎮,相反還挺窮的,除非縣裏資助,否則哪有錢修路?

“我知道,所以我在想,要是我能去參加交易會,再拿到單子,把產品銷到國外去,那縣裏是不是該考慮一下修路的問題?”魏淑華也是突然想到這裏,臨江縣沒有火車,貨運都靠汽車,只有把路修好了,才能發展經濟。

都說窮山溝溝窮山溝,為啥山區那麽貧窮,還不都是交通不便,運輸太費勁,成本就高,跟人家平原地區一比,肯定是平原地區占優勢啊。

當然,交通不便只是其一,還有其他因素。

“你怎麽突然想到修路的事?”魏繼禮也覺得奇怪,“你現在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別的合作社都沒有你做得好,我看好多都只能在本地銷售,你能銷往省城,光憑這一點,就已經脫穎而出。”

“慢慢來吧。”

就這麽說著話,就到了吃飯時間。

孫氏手藝不錯,她去李春花家換了一只母雞,一半用來燉湯,裏面放了不少野生菌,另一半剁了涼拌,放了新鮮花椒,味道一絕。

爆炒菌子,涼拌菌子,清蒸菌子……顧瑾玉鬼靈精怪,還拿出炭盆做了烤菌子,上面撒了幹辣椒粉和花椒粉,兩個孩子被辣得眼淚鼻涕都出來了。

“嘶……真好……嘶……好吃……”顧瑾玉“咕嚕咕嚕”灌了一口涼米湯,嘴巴裏的熱氣才算消散一點,她夾起最後一塊烤菌子,放進魏琳瑯的碗裏,“狼弟弟,這道菜是我做的喲。”

“姐姐真有天賦!”魏琳瑯說的是實話,顧瑾玉很會烤東西,她對火候的把控力很高,烤出來的東西既不會太焦也不會太生,都是剛剛好。

即使只放點食鹽,也很美味,更別說她還放了其他調料。

廚藝這玩意兒,真不是熟能生巧,做得多了就能做得好的。有的人做了一輩子菜,也只能勉強入口,反正吃不死人。但有的人就像在這方面開了竅,無論是對火候的把控,還有對調料的把控,都比別人更有天賦。

魏琳瑯偷偷瞅了顧瑾玉一眼,心想:“難怪姐姐在繡工上久不開竅,原來她的天賦在廚藝上。”

不過這事不能跟顧瑾玉說,因為繡花能賣錢,做好吃的卻不行。

顧瑾玉還不知道這個悲傷的事實,她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繡花繡不好,賣不到錢。她聽過“笨鳥先飛”的故事,就算沒有天賦,只要她勤奮努力,總有一天能把繡花這件事做好。

現在兩個孩子是越來越忙了,每天早上醒來,要先去山谷裏撿雞蛋,撿完雞蛋要在家裏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掃衛生、洗自己貼身的衣服等。

下午要去魏繼禮那兒上課,學完文化知識,又要學繡花,這是兩個孩子自己要求的,不可能半途而廢。

做完這些事,再做點雜七雜八的事,比如去後院摘菜,去山坡山撿柴,去找小夥伴玩……基本上一天也就過去了。

別看行程這麽緊張,他們兩個的生活在別人看來,已經算是頂頂好的生活啦。別人家的孩子,割草砍柴喂雞喂豬,這些都是常事,再苦一點的,還得做飯洗衣。

比如梁紅霞的女兒胡友琴,自從梁紅霞不在來合作小組上工後,胡友琴也找不到機會過來蹭吃蹭喝,只能在家幹活。

顧瑾玉和魏琳瑯也覺得自己的日子挺好的,他們已經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啦,還是更喜歡家裏的生活,寧靜而又溫馨。

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大隊要建小學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這次不是四個大隊聯合建立,只有大高橋和小高橋兩個大隊,其余兩個大隊沒談攏,準備自己單辦,反正都是符合要求的。

學校就在大路邊上,離三隊很近,從四隊走過去,大概只需要二十分鐘。

那地方是原來地主家的鄉下別院,也不算大,大隊衛生室就在這裏。

房子都是現成的,只需要稍微修繕就能用。校長還是原來的校長,至於老師,有的已經另謀出路,有的回家種地,就算把種地的叫回來,也還差幾個。

這時候,各小隊的知青們就開始蠢蠢欲動了。畢竟論學歷,肯定是知青的學歷更高,留在鄉下掙工分的農民基本上學歷都不高,競爭不過。

大隊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既然要重建小學,沒道理不好好弄吧,老師人選不拘是知青還是本地人,一律要參加考試,公平對待。

知青們都很激動,去小學教書同樣拿工分,還都是滿工分,而且還不用幹苦力,多好的事啊,他們一定要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