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又見(第2/2頁)

這送禮的對象,除了交易會的一些工作人員和領導,以及前進合作社的顧客,再有就是對他們產品感興趣的國際友人,都可以贈送一份。

除了用藤編盒裝的小高橋版“八珍”,還有前進合作社生產的八大套和四小套,八大套指的是原本的四件套,外加真絲圍巾、真絲領帶和兩條手帕,上面均有不同繡花。四小套沒有圍巾,只有一條絲巾、兩條手帕以及一個小型布偶。

這些都是合作社馬上就要推出的新產品,第一批已經運到省城試試水,但主要還是銷往國外。八大套和四小套要送的對象也有講究,像是以前的合作對象,那肯定送八大套啊,非合作對象或者說未來的合作對象,那就送四小套,充分表現咱們對待國際友人的友好態度,彰顯禮儀之邦的氣度。

合作社賺到錢了,各項經費充足,要是讓魏淑華去買點別的送禮,她不樂意,也沒這個必要。但用自家產品送禮,既能推廣產品,又能彰顯氣度,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何樂而不為呢

上輩子在宮裏待著,那是走禮走慣了的,也不是為了討好誰,就是各宮之間的人情往來,什麽事送什麽禮,什麽人送什麽禮,這都是有講究的。主子與主子之間,主子與下人之間,還有下人與下人之間……走禮也是一門學問呢。

這還只是對宮內的走禮,還有宮外的,那更不消說了,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魏淑華不敢說精通,但依葫蘆畫瓢確實可以的。

接下來的時間,魏淑華就開始忙起來,忙得也顧不上兩個孩子。好在當天下午,顧春來也到了,他這次是跑長途,能在海城待好幾天時間,完全夠用。

魏淑華忙著布置交易會展廳,忙著跟其他單位打交道,忙著跟國際友人們交流,顧春來一到呢,孩子就徹底交給他了。

顧春來只管開車運東西,銷售和采購的事他是不管的,也不能管。他一到海城,跟銷售科的主任打了聲招呼,就領著孩子滿大街的逛。

對於海城,顧春來還算熟悉,以前他還在汽運公司幹的時候就經常跑長途,像海城這樣的大城市他也來過幾次,大方向還是找得著的。

“你倆想去哪兒?先把想法告訴我,我再來合計合計,看怎麽走比較方便。”他牽著兩個孩子站在路邊,交易會這邊最近比較熱鬧,路上人來人往的,他也不敢掉以輕心,把兩個孩子抓得緊緊的。

顧瑾玉立馬報出三個想去的地方:“供銷社,電影院,廢品收購站。”去供銷社不用說,是想買東西,再說她身上還帶著任務呢,她媽交給她一張單子,叫她先照著上面的買,能買到就買,買不到的再說。而電影院也是必去的地方,她還沒看夠呢!

至於廢品收購站,這個更不消說了,她就是想去占便宜,花廢品的錢買書!當然,你要說她是想占便宜,人家也不承認,這哪是占便宜,明明是美好品德!

去廢品收購站買書,這是不浪費資源,是節約美德。

顧春來又看魏琳瑯,魏琳瑯想了想,又加了兩個:“書店,學校。”

見過的世面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在知識方面的淺薄,他需要閱讀更多的書籍,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讓自己幹涸的靈魂得到滋養。

顧春來:……好吧,想去就去吧!

交易會離市中心有點遠,只能坐車,好在這邊交通也挺便利,有一條專門經過交易會的路線,沒等多久車就來了。

這一路上顧瑾玉的小嘴巴就沒停過,嘰嘰喳喳地把火車上的見聞都說給她爸聽,著重提到曲曉草這個只見過兩面的“熟人”。

老話常說“人是經不住念叨的”,還真沒說錯!

剛到地方下車,就看到路邊站著兩個人,一男一女都是“熟人”,男的是煤炭叔叔,女的正是曲曉草。

顧瑾玉耳朵靈,遠遠的就聽見煤炭叔叔用理所當然的語氣說:“我呢,對未來媳婦兒也沒什麽高要求,像家境學歷工作長相這些我都沒要求,只要不是太差勁,我都能接受。等結完婚,我也不要求你掙多少錢,反正我養得起,你在家裏把老人孩子照顧好就行!也不要你生孩子,畢竟我人不在家裏,你自己帶孩子也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