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差距大

從百貨大樓出來的時候,三個人身上都掛滿了東西。

顧瑾玉和魏琳瑯看顧春來的眼神有點敬畏,原來還有比女同志買東西更瘋狂的人呐!

顧春來並不知道,他的掃貨能力已經得到兩個孩子的高度肯定。東西買好,一上午的時間就這麽過去了,顧春來看著掛在他和孩子們身上的零零碎碎,得先找個地方存放。

他帶著兩個孩子繞過百貨大樓,來到後門,從這裏往前再走幾十米,就有一個招待所。顧春來以前住過幾回,跟他一起過來的紡織廠同事現在也住在這兒。

裏面的工作人員對他還有印象,聽說他要存東西,態度熱情的大嬸還幫忙找來一個洗幹凈的面粉口袋,把顧春來買的東西全都裝進袋子裏,用繩子封好口,上面掛了個牌子,是紡織廠同事的房間號。

謝過對方,又約好取東西的時間,顧春來這才帶著孩子們離開。

春末夏初的海城溫度挺高,尤其到了中午,太陽直直頂在頭上,曬得渾身發燙。好在路邊樹多,很多上了年紀的老樹枝繁葉茂,枝丫都伸到公路中間,為行人擋住炙熱的陽光。

開在海城市中心的飯店多是以前的公私合營飯店,現在都是國營的,但口味和手藝卻保留下來了。但凡老字號飯店,後廚師傅多半都是以前的老板,人家那手藝在哪裏都吃得開。

顧春來以前就打聽過,這附近有家海鮮酒樓的味道名不虛傳,聽說裏面的掌勺師傅師從宮廷禦廚,手藝好得不得了。

三人站在樹蔭下商量,一致同意去吃海鮮。

在海城,四條腿的除了桌子和凳子都吃,天上飛的除了飛機都吃,水裏遊的除了船只潛艇都吃。顧春來雖然也沒去大飯店吃過,但他聽別人講過啊,這會兒也能在兩個孩子面前賣弄他的博學。

“咱們先去嘗嘗人家大師傅做的海鮮,看跟家裏做的有啥不同,等回去後,咱們也能依葫蘆畫瓢,自個兒在家做。”說到這裏,顧春來沖他閨女擠擠眼睛,父女倆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顧瑾玉揚了揚下巴,有點小驕傲的意思,她擺擺手,故作大方地說:“多大點事啊,沒問題的,包在我和狼弟弟身上。”這是在說食材的事,等回到家,她就和魏琳瑯去海邊捕捉海鮮。

到時候還可以去焦春桃的爺爺那裏換個藤編的簍子或者是網,有了工具就更好辦了。

雖說顧瑾玉有龍王借給她的一縷神通,可以自由去往山谷和海島,稍微有點野心的人,恐怕早就靠著神通發家致富了。但顧瑾玉情況不同,一來她年紀小,對物質需求並不大,二是受現在的社會環境限制,很多東西拿進拿出都要小心翼翼,不敢暴露。

對於顧瑾玉來說,她在這兩個地方最大的收獲莫過於親人和朋友,其次才是裏面的豐富物產,以及由神通帶來的各種便利,比如在山谷裏存放大件物品、辦養雞場、種大家喜歡的蔬菜等。山裏的物產是可以拿來送人的,也可以少量地往出賣,但海裏的卻不行,只能自家人吃,或者做成幹貨,送給親近的人家嘗嘗鮮。

要想賣活的海鮮是絕對不行的,就算在海島圈一塊海域搞養殖也不行,因為條件不允許。

山谷裏的出產還能用大山做掩護,畢竟小高橋大隊就靠著大山。而鮮活的海產?恐怕整個龍江省都找不出來!龍江省沒有活海鮮售賣的原因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價格。

從海邊城市把鮮活的海產運到龍江省,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絕對不是一星半點。而這樣運過來的海鮮得賣到天價才能保本,可這麽貴的東西誰買得起?那是資本家的做派,沒有人敢嘗試。

別說活的海鮮,就是幹的海貨,在龍江省也是少見的物資,價格昂貴,一到地方就被人搶光了,普通群眾很難搶到手。

這也是長途汽運司機油水足的原因,隨便帶點在龍江省很難買到的本地特產回去,這一趟就值了!

顧瑾玉也是這樣說的:“爸爸,我們多買點幹海貨回去,保證有人要!”就算沒人要,拿來送人也是極為體面的禮品。

這麽精打細算了一番,顧瑾玉就覺得應該盡可能地多買點幹海貨回去。在海城,海鮮價格便宜,跟糧食是差不多的,跟豬肉比起來,海鮮只能算廉價肉。

在國營酒樓品嘗了禦廚傳人的手藝,又稍微消消食,顧春來就帶著孩子們直奔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眾所周知的“黑市”,顧春來別的地方不熟,對這種地方倒是熟門熟路的。

“你倆警醒點,要是看到戴袖章的大人,就趕緊提醒一聲。”不管是賣東西的還是買東西的,只要被逮到,東西一律沒收!

閨女有神通他知道,但他總不能讓閨女在外面使用神通吧?就算他行事再謹慎,也不敢讓顧瑾玉在外面收放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