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尋親記(24)(第2/2頁)

老大的思緒已經飄散,想起了小時候,想起了在家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我也回去住幾年,轉眼出來了三十多年。爹娘早已作古,可我卻沒有盡到一絲孝心,不曾為他們做過什麽……”

“是啊,咱倆欠老二的,一輩子都還不清。”

老大想起了老二,三兄弟中就屬老二最老實,也最好學,要不是因為他和老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老農民,他不是覺得農民不好。

只是覺得,要是他當初不離開家鄉,不出來闖蕩,留在家裏侍候父母。說不定以老二的好學,至少是進了城。

“是,沒有二哥在家裏安心侍奉爹娘,咱倆也不能安心的外面。就是因為知道老二會好好的孝敬爹娘,咱倆才那樣做。可卻苦了二哥。”

“安排好,盡早回去吧。”

兄弟倆默然不語片刻,才各自離去。說道回家,心情沉重了幾分。不是不想回去,是不知道回去以後怎麽面對老二,怎麽去爹娘的墳前告知二老,他們為什麽多年不曾回家看望他們。

以工作作為解釋,他們都羞於啟齒,多少人和他們一樣從事著差不多的工作,但依然想盡辦法給了家裏訊息。

哪像他們倆,一點訊息都沒有給家裏,能想象,多年來,父母是怎麽期盼他們回家的。估計臨終前還惦記著他們,擔心著他們。

兩個月以後,東北已經開始貓冬,地面全是積雪覆蓋。

從村外駛進來幾輛吉普車,還有一輛卡車。

君越與老大唐高明等待在院門口,一個半月前,燕京的那兄弟倆就聯系到他。

說是想回來住兩三年,問他有沒有意見。君越能說啥,同意唄。

不但他們倆回來,他們的另外一半也要回來常住。以後他們的孩子們,也會一年來個一兩次。

好在前年,家裏又蓋了幾間房,用石頭蓋的屋子,接在東西廂外,家裏的院子也向外闊了一段距離,要不然真不知道他們回來住哪兒。

老二主動把他們家在正房的幾間屋子暫時讓出來幾年,讓長輩住。

“爹,來了來了。”老三早早的去村口迎,看見進村的車子就往回跑,一溜有幾輛車。

昨天家裏的三個孩子,都帶著孩子們回來了,剛好也是周末,也不需要單獨請假。

“知道了,你進去看看火炕的火,需不需要添柴。”

支使老三去正房堂屋看火,省的他在耳邊嘰嘰喳喳的咋呼。

老三夫妻兩雖然奇跡般的變好了,可他知道他們倆在別人面前依然奇葩。依然咋呼,不打發他去做事,他會被吵的腦闊疼。

“嗯,馬上就去。”老三被支使還很高興,滴滴的跑了。

七年來,君越對老三夫妻倆一直不冷不熱,但對老三家裏的兩個孩子卻很好。

也很少支援老三夫妻倆,偶爾才發一次善心,送點雞蛋,或者一斤野豬肉。多的就沒有,家裏有好吃的,一般都是進城接老三家的兩個孩子來家裏吃。

車輛停在家門口,君越表現的熱情,笑著望著吉普車,倒是想看看,那兄弟倆現在成了什麽模樣。

第二輛第三輛車,坐著兄弟倆,從到柳城以後,一直盯著窗外。

一點也沒有變,還是離家時候的樣子。

進了屯子裏,發現屯子裏的變化還是很大。那些茅草棚已經被土坯房取代 。

“二弟(二哥),我回來了。”兄弟倆不等車停穩,就急忙下車,朝君越奔來,讓君越本能的向後退。

“大哥,三弟,咱進屋再說。”被兄弟倆的熱情嚇到,說完拔腿就跑。

兄弟倆不只是自己來了,帶了妻子,還有他們的孩子,能請假的都來了。

從見到原主大哥三弟開始,君越的任務算是徹底的完成了。

未來的十年,唐家是平穩過度。

孩子們該參軍的參軍,還有的孩子,考大學。

改革開放後,君越做起了生意,賺來的錢,也不存銀行,大部分都買了房產。燕京,滬江,柳城,省城,到處買。

家裏的孩子們也不敢勸,只能任他繼續買買買。

到他西去之前,房價蹭蹭的漲,分好古董分好房產,一群孫子孫女,瞬間變包租公包租婆。

在孩子們的不舍中,閉上了眼睛,開啟了下一次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