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3頁)

在長安城的世家貴女中,徐令妃身份高貴,容貌才情過人,與荊王也算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徐令妃嫁給荊王,不算是辱沒了荊王。

但也不知道荊王是腦子有坑,還是見不得太子好,居然一門心思的翹自己這個墻角,享齊人之福。

見到二人,荊王先是看了清儀一眼,才對太子拱手道:“今日三哥來的這般早?”

太子看了眼清儀,見她低頭研究腰間的流蘇,眼裏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他神情淡淡的頷首,算是做回應。

荊王也不在意,他本就瞧不起太子,今日自己的目的也不是他。

他深情款款的看了眼清儀,說:“清清,你我許久不見,你瘦了許多。”

……

清儀嘴角抽了抽,這位荊王殿下的腦袋可能有點不太好使,竟敢當著太子的面公然調戲自己,而怕是嫌命不夠長。

而且這是在宮門口,人來人往的。他還與中書令家的嫡長女有婚約,下月就要成親了。如今竟然對自己的嫂子示愛,這是要將徐令妃的臉面置於何地?

顯然荊王殿下過於自負,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清儀實在時常在想,太子當初是有多麽的天真仁善,才會輸給荊王這樣一個腦殼有坑的人?

清儀側了身子,沒有說話。

太子冷冷道:“如果本王沒有記錯,四弟下月就要成親了。本王剛剛還見到了徐家的馬車,四弟怎麽不去打聲招呼?若是中書令見到你這般模樣,會做何感想?”

他又繼續說:“四弟才從江南回來,父皇要是見到你如此,四弟怕又要去苦寒之地一趟了。”

皇帝派荊王去江南賑災,就是為了警告荊王。可他似乎記吃不記打,剛回長安就往清儀身邊湊。

太子這話,明顯是在挖苦荊王。

荊王臉色一陰沉,心道趙懷清一向懦弱無能,怎麽忽然變得伶牙俐齒,竟然當眾挖苦諷刺自己。

“不勞三哥費心,弟弟聽說三哥過幾日就要去洛陽,奉命徹查洛陽知府貪汙一事,父皇還真是重視二哥。”荊王也不甘示弱,桃花眼裏滿是陰鷙。

洛陽知府貪汙一案,裏面牽扯了許多長安世族,原本皇帝沒有想讓太子去的意思,是太子自告奮勇,主動請纓去的洛陽,為此皇帝還有些擔憂太子年少,處理不好此次貪汙案件。

畢竟在他眼裏,太子過於仁善。若是只是一個閑散王爺便也罷了。但是作為儲君,這樣的仁善卻顯得有些多余了。

洛陽知府貪汙一案,牽扯到長安世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太子此行怕是艱難。

荊王覺得太子就是個蠢貨,洛陽那案子,明眼人都知道沾染不得,他偏偏倒好,非要插上一腳。

“承蒙父皇疼愛,我一定不負父皇期望,將此事辦妥。待四弟大婚,本王一定趕回來與王妃一同來祝賀四弟大婚。”太子低頭看了眼清儀,眼底含著寵溺之色。

荊王原本想要求取的是清儀,但顯然皇帝和陸松都瞧不上他,所以不願意把清儀許配給他,而太子此番話則是專戳今晚痛腳。

荊王也認為太子是故意向自己炫耀,他是臉上閃過一絲陰沉之色,但隨即隱而不見。

他沒有理會太子,而是失落的看著清儀,“清清,我也是身不由己。你失憶了不記得,但本王是不會背棄我們的誓言的。”

太子聽了,眸子一沉。

清儀站在太子身後,忍不住道:“既然荊王殿下記得誓言,那你為什麽還要娶徐姑娘?”

雖然沒見過徐令妃,但是嫁給四皇子這樣的人,還真是倒黴。

她瞧不得荊王這幅故作深情的模樣,一面想借徐家的權勢,一面又說自己是被逼無奈。說實在的她為原身感到不值,原身一心一意愛的人,從頭到尾都只是想利用她,得到陸家的權勢而已。

荊王目露痛苦之色,看著清儀道:“清清,你難道不明白嗎?身為皇子,婚姻大事豈是我自己能做得了主的。”

清儀聞言“哦”了一聲,她低下頭扯著太子的衣角在手心把玩,沒有再說話。

但這幅模樣,是擺明了與荊王劃清界限,不想理會他。

太子見此輕哼了一聲,他自然是見不得兩人重敘舊情的,如今他一點也不想陸氏記起從前的事,所以他是一點也不想再讓兩人在接觸。

“四弟年紀也不小了,說話行事須謹慎,清清是你的三嫂,容不得你放肆。且不日你也將迎娶王妃,縱然徐家姑娘再不得你意,她也終將是你的王妃,在此大庭廣眾之下,你如此行事,未免不將姑娘家的顏面放在心上。”

荊王聞言,臉上表情微微一沉,他扭頭打量了下四周,發現已經有許多人看了過來。他知道在這裏和太子說話,自己占不到上風,於是便陰沉著臉道:“三哥說笑了,徐姑娘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