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終於愛情(第4/5頁)

“……可是,也因為朕的偏心,他們兩個現在好像愈發疏遠了,朕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做錯了……”

越想越頭疼,幹脆不再自尋煩惱,皇上揉著額,嘆了口氣。他靠在椅子上,也不知是對李得光說,還是對自己說,喃喃道:“兩個都是朕的孩子,又那麽出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他們兄弟倆會懂朕的良苦用心麽?”

就是懂,那又如何?

李得光如是想,自古以來,弑父篡位都有,更何況弑兄。在坐擁江山面前,血緣親情根本不算什麽。

他不由憶起清晨,伺候皇上洗漱時,皇上對他言比賽規則之事。

皇上說,讓他在抓鬮的木盒上做手腳,讓太子與靖王分到一組,讓他們兄弟二人感受兄弟團結的力量。

那比賽第一輪,其實是專門為太子與靖王而設,確實用心良苦,而天也遂人意,兄弟二人確也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奪了第一。

可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二君。

若不想看到他們為了皇位自相殘殺,當初皇上就不該放縱靖王,給他希望。

現在靖王勢力漸大,朝堂與太子分庭抗禮,兩人之間的皇位之爭,必有一傷。

而皇上素來性軟,兩位皇子出了爭端,必是中間和稀泥,或偏向靖王。太子身為儲君,文武百官面前,也要面子,這般處理結果,怎能讓他不心寒?

最終兄弟兩人漸行漸遠是必然。

身為一個帝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說到底,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還是皇上自己。

可這些話,李得光卻說不得。

伴君如伴虎,皇上的決策,就算是錯的,那也是對的,哪能容他一個奴才真正質疑?

李得光斂起心神,對兩位皇子各誇了幾句,最後安慰道:“皇上,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您的。”

只是這個總有一天,怕是兩位皇子一死一傷之時。

看台下眾人還在等著最後結果,皇上傷神完,還是聚起精神,看向排名名單。

成績拔尖的幾個名字都是熟悉的,只有一個瞧著略為陌生,皇上盯著那朱紅小字,一時竟不知這是誰。

李得光看出他疑惑,悄聲解答:“皇上,這是新近上任的刑部尚書陳肅,陳大人之子。”

原刑部尚書林立被牽進信陽貪汙滅門案,已被抄家斬首,刑部尚書之位空缺。

陳肅原任山西布政司從二品布政使,名聲清廉,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於是由內閣和六部共同舉薦,頂替林立,成為新的刑部尚書。

原來是他,皇上一經提醒,就想了起來。

他向來鮮少關注官員家中之人,除非那人非常出眾,萬裏挑一,譬如他的賢侄,季瑜。

陳家遷來京城不過幾個月,那陳驍蘭為何會讓他記憶深刻,不是因為他的出色,而是因為他愛妃惹的禍。

秋狩前,在宮中,霍貴妃不知輕重,差點將他幺弟打死。

想起那日,他匆匆趕去禦花園,看到血流滿地的孩子,陳家父子冷怒的眼神,一股心虛小愧疚又湧了上來。

最後排名公布,太子為魁首,靖王第二,季瑜第三,陳驍蘭第四,韓宋第五,往後三位不是世家子弟,乃寒門將士。

前八名都有封賞,皇上在眾人艷羨目光下,將鐵券丹書賜予了太子,封賞輪到陳驍蘭時,可能因為對陳家愧疚,帶著些補償意味,也可能是真的欣賞這個青年,皇上大手一揮,下了聖旨,封他為京畿衛副統領,地位僅次於大統領徐雍。

此聖旨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陣轟議,目光紛紛轉向那位後起之秀。後者接了聖旨,彬彬有禮,笑意從容。

陳驍蘭來京城時間不長,不少姑娘家沒見過他,此時他風頭盡出,姑娘家們好奇瞥過去,見人家長得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不由得都暈紅了臉,掩帕害起羞來。

季連欣這邊也在討論他,她抓了幾顆桌上孟安送來的紅棗,邊吃邊對郭嬈感慨:“我早就覺得這陳大公子不一般了,上次在校場,我與永樂騎馬練箭,就見他和眾將士比武,還是以一挑五呢,而且最後還贏了!”

想到什麽,愈發來勁,說:“聽說他母親是雲應國的一個什麽郡主,他外祖父還是戰神呢。”

“對呀對呀,我也聽說了!”一個貴女貌似對陳驍蘭非常感興趣,趕緊湊過來,悄悄扒他身世,“他母親是雲應國順親王府的小郡主,他祖父更是不得了,雲應第一戰神啊,聽我哥哥說,在雲應國,就連皇上,都要敬著他祖父三分呢!”

聽見談論陳驍蘭,又有人加入進來,臉上還染了紅暈:“陳大公子俊美瀟灑,在山西時就潔身自好,今年剛過十八,聽說還未娶妻,也沒婚約在身……”

眾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差點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