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見證奇跡的時刻(第3/3頁)

這時身後再次騰起破空之聲,沐英又又三箭齊發,僅僅挽弓三次,就完美完成了比賽,九發全中。

而沐春已經脫靶一次,余下的四支箭矢即使全部射中,也是失敗的結局。

怎麽辦?怎麽辦?有了!

沐春靈機一動,想到一個獲勝的方法。

接下來,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令在場所有文武百官終身難忘:

沐春從箭壺裏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但是,他的目標不是箭靶子,而是箭靶子紅心上父親射出去的箭!

弓箭飛出,連續咄咄兩聲,這支箭把父親射在靶子上的箭射下了兩支……

再次彎弓射箭,咄咄兩聲,這支箭同樣和父親的兩支“同歸於盡”。

於是,沐英只剩下五支箭了,而沐春射中了四支,關鍵是,沐春的箭壺還有兩支箭還沒有射出去呢!

這一下,輪到沐英感受比賽還沒結束,但是結局已經注定了的悲劇。

如果沐春繼續用這個方法,那麽比賽結束時,沐英只有一支箭孤零零的在箭靶子上,而沐春有四支,完勝父親。

大閱場上,文武百官皆被沐春的詭計多端(無恥)震驚了,只有舅舅馮誠眉開眼笑,第一次覺得外甥看起來那麽順眼。

倒是鷹揚衛的人司空見慣:很奇怪嗎?我們見過沐大人更無情無恥的一面呢。

不過,沐春到底給父親留了三分顏面,余下兩箭,都射中紅心,沒有把父親的箭射下來。

裁判兵部尚書吳琳數了靶子上的箭,做出裁決:“西平侯五支中靶,沐僉事中靶六支,故,沐僉事險勝一箭,得勝。”

場上氣氛有些尷尬。

“好!”郢國公馮誠第一個站起來鼓掌,“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父親若泉下有知,必定高興極了。”

馮誠提起親爹,眾人也都給面子,紛紛鼓掌。

沐春下馬,對沐英說:“爹,兒子雕蟲小技,讓您見笑了。”

沐英氣得咬牙切齒,面上還要保持慈父的笑容,“你果然長進了,為父很欣慰啊。”

洪武帝笑道:“虎父無犬子,你們父子都是大明棟梁之才,重賞。”

洪武十三年的霜降大閱兵就在沐家父子爭輝的噱頭中落幕了,給京城豪門又增添了不少談資。沐家和馮家之間的恩恩怨怨,比唱戲好看多了。

散場之時,魏國公徐達叫住了沐春,說道:“你外公對我有恩,我一直尋思報答。以前覺得你年紀小,性格跳脫,以為你只是個不懂事的孩子。不過,你在怪石嶺剿匪平亂,表現不錯。今日大閱兵,又見你把一盤散沙的鷹揚衛練得進退有致,你與父親的比賽,也能看出你是個有勇有謀之人,並非世人所傳的混世魔王。我且問你,想不想去西北邊關戍邊,見識一下真正的戰場?”

沐春狂喜,大聲道:“想!”

誰都知道,大明第四次北伐遲早要開始的,這是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

徐達拍著他的肩膀:“好孩子,明日,你負責護送一批軍用棉衣去西邊邊關,順便在那裏駐守一個冬天,適應當地氣候和戰況,待北伐的時機一到,我會帶你踏上征途,踏平北元。”

次日,沐春領兵出發,奔赴邊關送補給,他在馬上打開一炳川金扇,上面正是胡善圍送給他的螃蟹詩,《七月二十日與景春於杭州酒樓吃蟹飲菊花釀》:

“無腸公子應多嬌,披盔舞戟玉門簫。塞外征伐八千裏,見炊卸甲訪菊花。”

善圍姐姐真是神人也,她預言到我會去西北出塞征伐。

“喂,大家動作快一點!西北都快下大雪了!將士們要挨凍的!”沐春催促著隊伍,心想我要是速度夠快,還能在西安和善圍姐姐重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