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誰家少年不是詩啦(第2/3頁)

顧紀安道:“即便是搭建粥棚,光府衙與你家,那麽多人只怕熬不過這個冬日。你爹爹怎麽突然願意承擔這個責任,不是說怕匪患混在其中嗎?”

段棠道:“混在其中便混在其中,都是大梁朝的百姓,若有飯吃誰會去做匪。賑災那麽大的事,光我家哪裏夠,還有馮家、你的族人,石江城每個大戶以及商賈,有銀子出銀子,沒銀子就出力。大戶人家不要的舊棉衣,棉被,各大醫館出一個大夫,禦寒的湯藥熬出來也是免費的。”

顧紀安道:“這般的事,只怕許多人家都不會願意的,我回去和我母親說,我家也會出一筆賑災銀子和糧食,盡量多出些。”

段棠道:“你別管他們願不願意,若這個冬日一個人都餓不死凍不死,那是知州大人的政績,只要這些災民,熬過這個冬日,知州大人會奏請皇上,免除所有商賈和醫館的一年的稅銀,那些大戶人家不在乎這些銀子,便立碑文。到時候將所有捐贈者從前到後排列其中,總之只有那些人肯出手賑濟災民,不會做白工。”

顧紀安雙眼晶晶閃亮,沒想到自己奔忙這麽久的事,便如此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小師弟這般年紀便有這般的胸懷與手腕,當真讓師兄慚愧。”

段棠咧嘴一笑:“這樣的事,我哪能做成,不過是我看師兄整日為此憂心忡忡,便和我爹說了,這些辦法有些是我爹想的,大部分還是都是知州大人的幕僚想的!”

顧紀安在事出之時,便前去拜會過知州大人,可這任知州卻膽小怕事,遇見這般大的雪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便派人強行把災民擋在城外,竟是想要將難民驅趕出石江界,可今年聽聞整個省都有雪災與霜凍,若是執意驅趕,那些人哪裏還有活路。

顧紀安為此著急了好幾日,每日要家仆送些食物出去,可只送了第一日,便遭到了哄搶,家仆甚至被踩斷了腿,送些食物便是如此,若自家開了粥棚,沒有衙役維持持續,只怕連最起碼的安全都保障不了。這幾日,顧紀安幾乎找遍了所有能幫助自己的人,可哪有人肯幫小小年紀的他。

顧紀安笑著摸了摸段棠的後腦勺:“阿棠,你將來若是為官,必然是個好官。”

段棠眼睛晶晶發亮:“我可不想做官,倒是師兄書讀的那麽好,又心懷天下,將來必然平步青雲,達善天下!”

清晨有些微風,枝頭上花已所剩無幾,空氣有些濕潤微涼。

窗口的書桌上,還放著帶著露水的花枝,雖很新鮮,可看起來也有些孤單。秦禹站在書桌前,正在畫窗外的景色,不知過了多久,他停住了,站在原地,似乎在斟酌著不知如何下筆。

王順湊上前去,小聲道:“皇上,怎麽了?”

秦禹道:“咱們院裏似乎沒什麽鳥雀?”

王順朝院裏看了一會:“可不是,前段時間皇上身體有恙,侍衛們連鳥雀都不敢放進來,生怕驚擾了皇上養病。”

秦禹雖還年輕,又經歷了這場大病,可看起來也有些憔悴,依舊擋不住的好容貌,白皙的臉雖也有了些皺紋,那雙丹鳳眼看起來很是有神,緊抿的唇線,看起來很淺。

秦禹被掃了興致,當下扔了筆,坐在了書桌前:“最近京城裏可有消息?”

王順道:“回皇上,都是些請安的折子,倒也沒什麽特別的事。太子殿下很是勤勉,三日就發個折子,對皇上很是想念,晉王殿下也每日在府中閉門讀書,都不怎麽出門了。”

秦禹若有所思:“最近石江城那邊可有消息?”

王順垂下了眼簾,沉默了下來。

秦禹看向王順:“怎麽了?靜王不安分?”

王順忙道:“沒有沒有,靜王殿下近日也沒怎麽出門,整日在後衙看書作畫,前幾日還讓人將新作的畫給皇上送了回來。”

秦禹道:“你這樣子是告訴朕,還有別的事。”

王順道:“靜王殿下到底年紀小玩心重,竟是做主讓林賢之娶了當地守備的嫡女……”

秦禹看了王順片刻,嗤笑:“真是胡鬧!……林賢之是你的幹兒子吧?”

王順道:“可不是,這孩子是奴婢看著長大的,自小聽話,雖是有些缺點,好在對皇上那是忠心耿耿,不然這次也不會將他放出來。”

秦禹皺眉沉默了片刻:“罷了,靜王歷來是個胡鬧的性子,你那幹兒子怎麽也不能忤逆了他的心思。那守備既是將女兒嫁給你的幹兒子,想來也不是被強迫的,都是小事。”

王順道:“可不是,奴婢也沒覺得這是多大的事,不過不管事大事小,涉及靜王殿下,都該讓皇上知道。”

秦禹道:“靜王的病如何了?”

王順道:“沈大夫說,最好再調養一段時日,靜王殿下歷來身子骨虛弱,這次又淋了雨,可不是一時半會的恢復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