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挽救侄子的女先生13(第2/2頁)

更慶幸的是,父皇讓器重的先生做了太子太傅,還催他謙恭求教。這讓太子一掃往日的抑郁之氣,有種否極泰來的感覺。

太子高興了,有人就不高興了。

京中有文人在崔家門外貼了邀請文書,非要逼著崔玉出來參加“談玄會”,全不顧君王的聖旨。

崔玉和姑姑商量,“要稟報刑部拿人嗎?”

方雲否決,“初回京城,不宜鋒芒太盛。他們不知死活,那是太閑,咱們可以讓他們好好忙一忙,到時候自顧不暇。把‘限奴令’草擬了,送與陛下吧。”

侍衛不僅保護家宅,也會傳遞皇帝和崔家的往來消息。

崔玉的折子送上去,皇帝就正式頒布了“限奴令”,說是邊關將士很多沒有家室,而有些人家卻奴婢成群,寒了邊關將士的心。所以各家各戶要按著品級限制奴婢數量,釋放的奴婢直接送去官府。

皇帝做得比崔玉建議的更過,一群奴婢而已,誰要聽她們自願,陛下要推廣屯田制,就要建立軍戶制度,正缺女眷送往邊關。

這“限奴令”一出,果然官員和各大家族都忙亂起來。

尤其要命的是,皇帝把妾室也歸為奴婢,若要保住妾室,就要釋放更多的奴婢。那妾室太多的官員公子們,就犯了愁,因為按著品級,竟是連妾室都要送走的。

可他們也無法,聽說,宮裏的宮女,都要被放出來一大批,陛下尚且舍得,他們敢說不舍得嗎?

這些年,京中不僅“談玄”成風,還蓄妾成風。富貴人家主子身邊有幾個妾都是少的,十幾個都不稀奇,甚至蓄妾超過幾十個的,也是有的。這還沒算上大戶人家養的歌女、舞女、小戲班子。

若是別的事情,這些文人、官員、貴族還能反抗一番,言官也可以諫言一回。可是偏偏是釋放奴婢妾室,若不同意,便是好色。

文人風流不下流,舍不得美妾是不能公開說的,他們只能割舍了,心裏把崔家姑侄狠罵一番。

雖然皇帝沒說計策從何而出,但是,大家猜也猜到了,還能有誰?不就是崔家的老姑娘崔麗君,還有那不納妾的崔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