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成績(第2/2頁)

趙九福無奈解釋:“四哥,參加簪花禮的時候需要穿上秀才裝,自己的衣裳都穿在裏頭也看不出來,咱們不用那麽折騰。”

即使他這般安慰,趙老四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甚至一度比他去參加院試之前還要緊張,實在是讓趙九福毫無辦法,生怕被他急出個好歹來。

幸好朝廷的通知很快下來的,隨著通知一起送過來的是一套藍袍,這既是傳說中的秀才袍,是朝廷才能定制的,另外還有一頂冠,鏤花銀座,上頭雕刻的是銀雀,這既是屬於秀才的雀頂了,不得不說撇開審美,這雀頂精雕細琢十分精致。

這雀頂與清朝時期的不同,外觀並不是一個帽子的形式,而是更像是男人成年加冠時候用的冠,這樣一來趙九福就有點尷尬了,他年紀太小頭發也少,不太能帶起來。

趙老四急上眉毛,最後倒是被他想出一個法子來,在頭發上打上多多的發油之後,發冠就好帶許多,雖然還是有些不大好看,至少是帶上了。

趙九福穿上藍袍,帶上雀頂,覺得自己現在的形象一定十分的詼諧幽默,不說雀頂了,就是他這一身藍袍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臉色太鮮艷了,皮膚但凡是黑一點都會顯得土氣,他只能慶幸在靈泉的改造下自己的皮膚白皙,至少不會變成黑炭頭。

其實不只是顏色辣眼睛,秀才裝的大小也是不合身的,想來也是,官府那邊定制都是在院試之前就開始的,院試之後就得直接送給他們用,最多也就是幾個規則分別做一做。

趙九福個頭太小,拿到手之後只得自己改制一番才算合身,多虧趙老四找到的那位繡娘手藝好,衣服修改之後一點都看不出來。

等趙老四送趙九福到衙門門口的時候人已經不少了,趙九福連忙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裳走了進去,很快他就看到幾個面熟的人,其中就有當初他們府試時的主考官知府大人。

那位知府大人也驀地回頭看了他一眼,忽然對他露出一個笑容來,招了招手示意他跟在自己的身後,趙九福連忙走了過去。

這一舉動顯然被許多人看在眼中,不少人對趙九福不屑一顧,眼中帶著濃濃的敵意。但是按照院試的排名趙九福站在這個位置倒是也沒錯,他們也無話可說。

很快簪花禮就開始了,就在官署大堂之內,每個新進秀才頭上都被插了一朵,因為這時節正好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大部分人插著的都是菊花,只是顏色各有不同罷了。

趙九福也被插了一朵花,還是一朵紅燦燦的大菊花,足足有他臉頰的大半大,他維持著鎮定的笑容,心中卻已經浪到了海底。

不過跟考中進士後的簪花宴不同,簪花禮進行的很快,大家由幾位大人插完花之後就往文廟走,隨著諸位大人一起參拜孔夫子聖像,參拜結束之後再回到明倫堂拜見他們這一屆的學官,也就是主持他們院試的那位學政大人。

拜見完學政之後,他們這一屆的秀才都可以稱呼這位學政大人為座師,但這一聲師傅水分頗多,幾乎是沒有什麽政治含金量的。

趙九福一路隨著知府大人的步伐走,只覺得拜完了聖人拜大官,還得慶幸這時候磕頭禮不算盛行,大部分行的都是揖禮,不然他還真的需要用跪的容易。

忽然,在見完學政大人之後,這位大人開口問道:“這位便是趙九福趙秀才吧,果然是年紀輕輕就一表人才,趙秀才連中小三元,可是我新亭府的傑出俊秀。”

趙九福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知道這位學政大人為什麽將自己拉了典型,但還是迅速回答:“大人謬贊,學生不過是盡力而為,行自己所能行罷了。”

“但這世間蕓蕓眾生,又有幾個能夠盡力而為呢。”學政大人笑著說道。

趙九福心中忐忑不已,偏偏旁邊的知府大人還插嘴說道:“學政大人有所不知,這位趙秀才不但學識出眾,還是個一等一的孝子,雖說是讀書人,但他心疼父母勞作受累,每日必定抽出時間來下地勞作,好讓父母能夠松快一些。”

趙九福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確實是經常往地裏頭去,但下地勞作其實是很少的,畢竟家裏頭男丁多用不著他,老趙頭和老陳氏又十分疼他。

他會經常過去看看,一來是想要看金坷垃的使用效果,二來通常都是給人端茶送水過去,當然,這在村人看來就是孝順了,只是這位知府大人如何得知?

“哦,竟還有這樣的事情嗎。”學政大人故作驚訝的問道,隨機笑著扶著長須點頭,“不錯不錯,雖然世人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趙秀才在讀書之余心疼父母,願意下地勞作,可見才華好,品行更好,是個大大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