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秀才牌坊?(第2/2頁)

這一點與國子監的情況是相同的,論資歷才華的話,這種高等學府的教授自然是更加出色,但論學習氣氛的話,反倒是初級區域的更好一些。

縣學的師資力量,書籍儲備不如府學,但其余的卻十分不錯,趙九福就曾聽胡秀才說過,他們這一屆的知縣大人十分重視縣學,對這一塊抓的嚴格。

最後再退一步說話,這年頭縣學府學的休假制度是休沐,一個月才會有一天的時間,要從新亭府來回至少也得三天,這麽一來趙九福若是去了府學的話,一年到頭怕也只能回家一趟,更別提照顧父母了。

好不容易白玉童升級了,趙九福還想讓大家多享用一些,他這要是一走就是一年的話,老趙頭和老陳氏哪裏還用的上。

縣學就不同了,就算是休沐時間相同,但他完全可以繼續住在家中,就算要求住校,一個月他至少也能回家一趟,他打聽過,縣學對住宿是沒有強制要求的。

這邊趙九福剛把去縣學入讀的事情辦下來,他現在不能直接插班進去,而是得等到明年年初跟著新生一塊兒入學。對於這一點趙九福倒是不在意,讀書不急在一時,他能在家多陪陪爹娘也是好的,再說了,年底他們家還得辦宴。

縣太爺知道趙九福的選擇也十分高興,一個小三元的秀才,還是知府大人和學政大人親口誇過的孩子願意留在戴河鎮,這以後八成就是他的政績了。

沒等縣太爺想好怎麽誇人,一道聖令忽然傳到了他的手中,要知道縣太爺本來就是個舉人謀官出生的,別說皇帝了,連知府大人的面都沒見過幾次,這一次落到他手中的卻是聖旨。

縣太爺激動萬分,接過聖旨的手幾乎都是顫抖的,雖說這聖旨獎勵的不是他,但卻是他治下的百姓啊,他心中對趙九福的喜歡更上一層樓。

接到聖旨之後,縣太爺馬不停蹄的帶著人往陳家村趕,他們浩浩蕩蕩的一群人進村,嚇得當地的百姓戰戰兢兢,好不容易弄明白他們來是為了獎勵趙九福,立刻撒丫子狂奔去報信。

等到一群人來到趙家門口的時候,老趙頭和老陳氏等人已經搗鼓出一個像樣的供案來,看著自然不太符合頒旨的禮節,但卻是老趙家能準備出最好的了。

幸虧來到人也不在意,確定趙家人都到了之後就打開聖旨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亭府戴河鎮陳家村趙氏五子趙九福年少成才,學富五車,上能彩衣娛親,父慈子孝,下能入孝出悌,孝悌忠信,於國於家皆是大善,特封孝悌之家,賜百兩牌坊銀,著戴河鎮知縣戴和宗輔以建孝悌牌坊,欽此。”

趙九福也沒料到自己居然能夠得到聖旨封賞,更讓他意外的是在接過聖旨的當下,萬亨卻播報道:“恭喜阿福獲得孝悌稱號,獎勵積分1000積分,請阿福再接再厲,獲取更多榮譽稱號。”

這一次趙九福不再是鎮定的,作為一個鄉下出生的孩子,忽然得到聖旨的敕封若還能鎮定才不正常,他手指也有些微微顫抖,這可是聖旨啊,有了這東西就算將來他考不中舉人,一輩子吃喝也不用發愁了,這個名聲就能當飯吃!

老趙頭和老陳氏更是高興的不知道怎麽好了,若不是趙老二和趙老四一邊一個攙扶這,怕是已經高興的暈過去,至於趙老大和趙老三也好不到哪裏去,正傻高興呢。

最後還是戴知縣好心好意的提醒了一句:“趙秀才,這可是聖旨,還不快些供奉起來,再者牌坊的事情也不能拖久了。”

趙九福連忙把聖旨供奉起來,想了想又拿了裝著是十兩銀票的荷包去送那位頒發旨意的太監,這太監倒是和氣,東西收了,人卻沒有多留。

戴知縣臨走之前笑著說道:“趙秀才,公公那邊我會幫你招待,你們啊,先想好牌坊要立在哪裏,隨後本官就派人過來商量,咱們可得造的風風光光漂漂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