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2頁)

趙九福再一次感激有系統的存在,否則的話就算他有幾分本事,想要安安穩穩的讀書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光像是現在每日只讀書,不考慮其他的雜事就不可能。

趙炳生有些失意,但好歹還是個年輕才俊,又即將迎娶嬌妻,相比起那些上了年紀的秀才已經好上了許多。

當然更加得意的,自然是那些考中了舉人的,孫光宗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考中舉人,這些原本的生員就再也不用來縣學了,當然,大部分人還是會來拜訪一下幾位先生,免得比人說道自己薄情寡義。

孫光宗也是如此,只是在拜訪完先生之後,他就在門口等著幾位好友出來,看見他們就笑著說道:“走,我們去酒樓喝一杯,如何?”

其余三人自然不會反對,胡明河笑著說道:“走走走,這家夥考中舉人了好生風光,咱們肯定得狠狠吃他一頓,這才對得起同窗之情。”

他們還真沒客氣,挑選的酒樓十分不錯,坐下來就挑了幾個有名的菜,不過為了照顧趙九福,幾個人最後還是沒點水酒,反倒是讓上了一壺好茶。

見他們這般不客氣,孫光宗反倒是高興起來,雖說考中舉人是好事兒,但他還是擔心身份地位的變化導致難得的同窗交情變質。

“孫大哥,我先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恭賀你高中舉人,從此也是舉人老爺啦。”趙九福端著茶杯笑著說道,他是真心為孫光宗高興。

孫光宗也高興的很,慢慢一茶杯的茶水直接幹了,“還是多虧你們吉言,這次也是運氣略好一些,這才吊稍尾過了。”

說完這話,孫光宗下意識的朝趙炳生看去,卻見趙炳生哈哈一笑,反倒是舉著茶杯賀了他一番,這才放心下來:“來來來,我們邊吃邊說。”

在場除了孫光宗之外只有趙炳生去參加過鄉試,趙炳生又沒有考過,之前趙九福和胡明河都不好意思問他考試的事情,但這會兒問孫光宗倒是可以。

孫光宗自然是暢所欲言,鄉試的規矩其實大家夥兒都知道,不過考場裏頭的趣事倒是難得,孫光宗考試的時候緊張,這會兒說起來倒是也頭頭是道。

趙九福也聽的入迷,又想到南平府是比他們新亭府更加繁榮的地方,就問道:“孫大哥,南平府是個什麽樣的地方,真的鐘鼓饌玉不足貴,侍女金盤膾鯉魚嗎?”

孫光宗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去南平府,畢竟孫家家大業大,外加他的兄長孫耀祖就是在南平府考中的舉人,所以說起南平府他還真的十分熟悉。

“這話誇張了一些,不過南平府確實是比咱們新亭府繁榮一些,人多,道路也更加寬廣,就是街道上賣的一個炊餅也要貴上兩文錢。”孫光宗想了想說道。

“別的不說,我們去的時候正巧遇到中秋節,中秋賞月的時候那叫一個人山人海,確確實實的熱鬧,走出去都怕被人踩著鞋幫子。”

在旁邊的趙炳生也插嘴說道:“可不是嗎,我出去看了一眼就沒敢走遠,生怕把自己給弄丟了,在二樓往下看全是人,一片烏壓壓的腦袋。”

對於還未見過這麽多人的胡明河而言,這個場景實在是難以現象,趙九福代入現代大型盛會的場景,倒是可以想象到那種人擠人的畫面,忍不住也打了個哆嗦。

孫光宗說了不少,趙炳生時不時在旁邊補充一句,倒是也顯得這一次的聚會其樂融融,似乎與以前並無區別。

吃好喝好,四個人才在酒樓之前散了,趙九福見天色不早急匆匆的走遠了,並未看到落在後頭的孫光宗看著趙炳生欲言又止。

趙炳生微微一笑,拍了拍孫光宗的肩頭說道:“兄弟,你想要說什麽我都懂,你且放心吧,我趙炳生還沒那麽小心眼。”

孫光宗也跟著笑了笑,兩人就在不遠處分了手各自前行,孫光宗踏上自家的馬車,回頭看了看已經走遠的趙炳生,到底沒有開口招呼他上車。

不用開口他就知道即使只是馬車捎著一段路,趙炳生也不會答應的,同窗好友四人之中,趙炳生與趙九福的家境相似,但兩人的心性卻天差地別。

趙炳生總有自己的堅持和驕傲,有時候甚至會在一些無謂的地方較真,趙九福卻疏拓豁達許多,對許多小事並不在意,也從來不怕占到他的便宜。

孫光宗無法否認自己確實是喜歡趙九福多一些,跟趙炳生相處的時候他總得注意許多,偶爾一句話就會讓趙炳生不高興,看著越走越遠的影子,他忽然想到了爺爺對這三人的評價。

孫爺爺曾說過,趙炳生才華出眾,卻有些偏執執拗,有幾分孤芳自賞之感,過於愛惜羽毛;胡明河不驕不躁,卻又有幾分瞻前顧後,將來成就一般;趙九福勤學苦練持之以恒,小小年紀進退得宜,謹言慎行而又不失書生意氣,讓他頗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