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村裏有個趙舉人(第2/2頁)

兩人互誇了一會兒,陳老村長才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趙老弟,你看阿福如今已經是舉人了,那咱們村子裏頭的牌坊是不是能多一座了。”

老趙頭一聽就明白他的意思了,這舉人是可以造舉人牌坊的,朝廷甚至會給一些牌坊銀子以資鼓勵,怪道這老頭這麽積極呢:“那是自然,阿福也是陳家村的一份子啊。”

得到了滿意的答案陳老村長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趙家老宅裏頭終於只剩下了趙家人。

老陳氏眼中含著眼淚,摟著幺兒心肝寶貝的亂叫,最後又說道:“昨天衙門來人的時候,娘這顆心都要跳出來了,我的阿福果然爭氣。”

老趙頭對著小兒子也和顏悅色,笑著說道:“等明兒個咱們就去祭祖,你爺爺若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有了一個舉人孫子,怕是能高興的蹦跶出來。”

這話就有些驚悚了,老陳氏沒好氣的瞪了一眼自家老頭,轉身對著趙九福卻笑容滿面:“阿福,這趕了幾天的路也累了吧,娘早就做好飯了,老四,你也留下一道兒吃。”

於是場面就變成了趙家人都看著他們倆吃飯,趙九福扒拉了兩口,就聽見旁邊的鄧氏憋不住問道:“阿福,你現在真的是舉人老爺啦,這,這可真是出息了。”

老陳氏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不客氣的說道:“你這說的是什麽話,你們弟弟以前就出息,現在就是更出息,將來還會越發出息。”

鄧氏訕訕一笑,伸手一把將趙順昌拉了過來:“阿昌,你可得好好學你小叔用功讀書,說起來你年紀還大兩歲呢,怎麽還整天就知道瞎玩,聽娘的,有空的時候就跟在你小叔後頭讀書認字,別被村裏頭那些野孩子帶壞了。”

鄧氏倒也是一番拳拳愛子之心,只可惜趙順昌從小就不是讀書的料子,個性跟趙老四相似,只是比趙老四更加跳脫一些,聽了這話十分的不耐煩,不敢跟他娘對著幹,暗地裏卻一直跟趙九福擠眉弄眼,好險沒讓他把飯吃到鼻孔裏頭去。

鄧氏這麽一說,其余幾個趙家媳婦也有幾分感慨,自從小叔讀書一點名堂來之後,他們一家家也都是咬牙送著孩子上學,但天分這東西實在是難說,都是老趙家的血脈,能讀書的卻少,送他們上學跟逼他們吃藥似的。

小陳氏對此就深有感觸,他家大兒子趙順德如今已經成親,在縣城裏頭也尋摸了一個掌櫃當當,要說這已經還算出息了,小陳氏也奢求不了太多。

二兒子趙順義倒是有心讀書,也跟著趙九福學了幾年,卻是個資質愚笨進步緩慢的,後來年紀大了竟是被他找到門路,去了縣衙裏頭當一個文書。

雖說趙順義只是最底層的文書,在衙門裏頭壓根說不上什麽話,最苦最累的活兒都是他的,拿的俸祿也比人家都少,但小陳氏卻很高興,這到底是吃了官家的飯碗啊。

要說這裏頭沒有趙九福的功勞,小陳氏是萬萬不能相信的,私底下只讓趙順義好好孝敬他們小叔,萬萬不能為非作歹,不然她也是不許的。

老三趙順榮年紀還小,但看那調皮搗蛋的性格就知道不是讀書的料,唯一能夠指望一下的,居然是剛出生不久,勉強能說清楚字的趙順平。

小陳氏摸了摸依偎在身邊小兒子的腦袋,心中盤算起來,要不要早一些送孩子去讀書呢,當年他們小叔似乎也很小就開始讀書了。

連小陳氏都這麽想,丁氏就更加如此了,她好不容易快三十了才拼命生下來的兒子,那可真是心肝寶貝,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雖說這兩年後山蜜餞的生意不錯,趙老二終於找到機會在鎮上租了一個鋪子,眼看再攢兩年又能變成城裏人,丁氏卻更希望趙丁順能夠跟趙九福似的讀書科舉出人頭地。

溫柔倒是不說什麽,但趙九福曾聽趙老四提起過,在孩子能夠牙牙學語的時候他娘就開始教導孩子念書,可見也是帶著幾分期盼的。

若讓趙九福說的話,他自然也希望家裏頭出現第二個能讀書的孩子,畢竟孤木難支,他們老趙家現在也不缺讓孩子讀書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