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瓊林宴(第2/4頁)

二皇子如今才十歲,是皇帝登基之年才落地的,他如今看著還是一臉稚氣的樣子,不過他是金貴妃所處,貴妃出生不凡,連帶著兒子也備受寵愛。

三皇子與二皇子年紀相仿,卻是宮中德妃所出。

除了這三位皇子之外,皇帝還有一個兒子才將將滿五歲,是宮中淑妃所出,這一次皇帝並未把這個最小的兒子帶過來。

皇帝落座之後舉起酒杯請喝了一杯,接著笑著說道:“既然諸位皆乃新科進士,今後為官一方定要造福我大周百姓,今日瓊林盛宴,朕願意聽一聽諸位對大周之言,若是有不當之言,朕也特赦你們無罪。”

這話一落下,在場的眾進士都躍躍欲試,他們參加瓊林宴的目的自然都是在皇帝面前露臉,除了趙九福這般已經露臉的,或者白靜軒這種家裏頭有關系不怕將來不能露臉的,其余人說是天子門生,但過幾年皇帝哪裏記得住他們到底是誰。

如今大周朝的皇帝就在眼前,若是能說出得用之言被皇帝看重賞識,不說後頭的朝考,就是將來的仕途也會是光明一片,那才真的叫青雲直上。

這時候旁邊的大皇子李裕輕輕咳嗽了一聲,笑著說道:“父皇這般說固然好,只怕諸位進士倒是不知道從何談起了。”

讓趙九福覺得有些意料之外的是,皇帝跟大皇子的相處似乎十分融洽,皇帝並未責怪他忽然說話,甚至回頭的臉色中還帶著幾分寬容和疼愛。

“裕兒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不如就由裕兒出一個題目,也讓他們好有個題。”

李裕還未說話,旁邊的二皇子李裄卻插嘴說道:“父皇,不如孩兒跟大哥一塊兒出題,孩兒年紀還小見識也少,但也能幫大哥查漏補缺。”

皇帝不知道是真的疼愛孩子,還是對李裄也同樣疼愛,聽了之後只是笑著說道:“那便由你們兄弟三人共同出題吧,只是你可別調皮搗蛋,反倒是讓你大哥頭疼。”

於是二皇子三皇子都湊到了大皇子身邊,無論他們將來如何,此時此刻看著倒是有幾分兄友弟恭的意思在,趙九福暗道皇家的孩子不論幾歲,都不是那麽省心的人。

很快,大皇子就擺出自己的題目來:“今有縣令為官,藏冰以禦雹災,禁原蠶以番馬,四時改火以救民疾,出土牛以送寒氣,何如?”

這題一落下,原本雄心勃勃的進士們倒是有些啞口無言,前兩者還好一些,後兩者卻是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地方再用的,更甚者一些不知疾苦的進士,甚至不知道還有這些事情。

皇帝掃了一眼下面的人,忽然笑著說道:“諸位盡管暢所欲言,今日不談言之罪。”

趙九福作為狀元,心中一思索並未躲開這第一人,他是可以等眾人說過之後,揣測了聖心再說,但一來這般太過於小心翼翼,二來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很快,他便開口說道:“在其位謀其職,縣令為一縣之長,理當引領當地教化,明知因噎廢食卻依然縱容之,與殺人無異,為官者,先為學生,為學生者,需讀萬卷書,如何禦冰雹,如何救民疾,如何送寒氣,書中皆有之,若是不能學,或不能用,則退之進學,古人言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若不能為,則獨善便可。”

皇帝的神色看不出有什麽不同來,只是笑著繼續問道:“諸位進士可有不同之言,今日盡管暢所欲言。”

皇帝的話音剛落下,白靜軒便起身做了個揖,朗聲說道:“臣有不同之言,趙進士這話未免有失偏頗,這縣令雖有不足之處,卻能勤勤懇懇為國為民,沒有功勞也有幾分苦勞,趙進士一杆子直接打死未免太狠心了吧。”

趙九福早知道自己不管說什麽,這位八成都會跳出來反對,對此倒是並不意外,只是笑了笑說道:“白進士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只是為國為民四字,原本就是為官者,為臣者應該做到的,平日裏他受用的俸祿難道不就是為此嗎?”

不等白靜軒反駁,趙九福繼續說道:“既然這是本分,哪裏還要談什麽功勞苦勞,反倒是為官者不知進取,反倒是任由愚民自愚,反倒是弄得災害無可治,蠶桑變瘦馬,治下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就是為官者的罪過。”

白靜軒臉色微微一冷,嗤笑道:“照趙進士這般說,那些兩袖清風的老大人們一輩子勤勤懇懇為國為民,卻是一點好都沒有,反倒是落到了滿身的罪過。”

趙九福怎麽會肯踩這個坑,立刻反問道:“怎麽會,莫非白進士知道哪位大人忙忙碌碌一輩子,竟是一件與民有利的事情都沒做成嗎?”

白靜軒的臉色大變,他自然不可能說出這麽一個人來,也不會有官員承認自己一輩子勤勤懇懇,結果一件好事都沒有幫老百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