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政令(第2/3頁)

這幾年老趙家可沒少招待衙門的人,當初縣太爺都親自來過,這會兒看見衙役也不跟以前似的謹慎,招待起來熟門熟路。

只是跟著衙役一塊兒過來的稟生倒是讓他們十分驚訝,尤其是這位一進門便笑稱趙家老太爺,口口聲聲都說是趙九福的同窗。

老趙頭也算是歷練出來了,一問名姓並未聽過便知道這位就算是同窗,也是跟兒子不熟悉的那種,不過臉上卻還是客客氣氣。

那稟生客套完了,才開口說道:“外頭天冷,兩位差大哥,不如我們去請了村人過來趙家,就在院子裏頭宣讀聖旨,如何?”

衙役見老趙頭沒有反應,才麻利的去通知了,很快陳家村的人都出現在老趙家,也幸虧老趙家的院子不小,站的站蹲的蹲,總算是能勉強裝下,只是連遠門都關不上了。

稟生假裝參拜皇帝之後,才開始念聖旨,說是甚至,其實不如說是一張加長的皇榜,白話文唯一的壞處大約是廢話太多,以至於寫出來的紙張都不夠。

不過白話文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稟生一句句的讀出來,下頭的人顯然大部分都聽懂了,老趙頭更是激動的紅光滿面,這可是他兒子親自寫的。

聖旨之下原本就幹凈的陳家村變得越發的幹凈且不提,老趙頭卻是走路生風,恨不得高唱三聲,除了兒子不在身邊不能得見,再也沒有半點不好了。

誰知幾日之後,驛站的人又專程走了一趟老趙家,又送來一封趙九福的信件。

老趙頭一收下就皺了皺眉頭,暗道是不是兒子那邊出了什麽事情,不然怎麽兩封信靠得這麽近,這麽一想老頭兒就慌了,火急火燎的走到隔壁叫喚人。

趙老四正巧也在家,看著他爹娘慌亂的樣子也擔心起來,反倒是溫柔冷靜說道:“爹,娘,先別急,我來看看信裏頭寫了什麽。”

這個時候趙順安還在外頭讀書,溫柔不避嫌地接過信打開一看,這一看卻是笑了起來:“爹娘,是好事兒,阿福的老師幫他相中了一位姑娘。”

“什麽,這,這可是真的?”反應最大的是老陳氏,趙九福遠在京城,年紀越大她心裏頭就越是操心兒子的婚姻大事,好幾次都憋不住在信裏頭催促。

溫柔點了點頭,這才從頭至尾把信讀了一遍,趙九福對女方的情況並未隱瞞,反倒是說得十分仔細,只是言語之中帶著幾分愛慕和滿意。

“正三品大員的嫡長女,這,這好高的門第。”老陳氏先是歡喜,隨即又有幾分憂慮,皺眉說道,“顧先生看好的女子,自然是好的,只是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嫌棄咱家。”

溫柔卻笑著說道:“娘,若嫌棄咱家的話又怎麽會提出議親,只是看阿福信裏頭的意思,是希望爹娘二人能夠上京主持婚事。”

定親有顧行之在,左右不算是太過於失禮,但成親大事若是父母雙親都不在的話,卻是有些不大好,趙九福知道親爹親娘對身體還不錯,才會有此提議。

溫柔一說,老趙頭和老陳氏對視一眼,雙方眼中都有一些心動,畢竟這是他們最為疼愛,最有出息的孩子,如今卻已經一年多未見,不說婚姻大事,他們原本就想念的很。

老陳氏猶豫了一下,就立刻說道:“是該去,總不能讓那嚴家覺得咱們趙家怠慢人,再者阿福就一個人在京城,身邊雖有他老師和青竹在,但總不能連婚宴都讓他們來操辦吧。”

老趙頭已經開始盤算起時間來:“之前老四陪著阿福去京城,差不多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咱們現在動身的話二月份就能到了,到時候上門提親也來得及。”

溫柔微微一笑,在旁邊說道:“爹娘自己上路我們哪能放心,不如讓老四陪著你們一道兒去吧,他走過一趟,好歹算是熟門熟路。”

老陳氏一聽也是心動,但看了一眼媳婦,卻說道:“不如你跟順安也一道兒去,順安讀書好,還能讓他小叔多教一教。”

溫柔眼中閃過一絲黯然,卻很快說道:“這哪兒成,我跟順安都走了的話,家裏頭豈不是空了,再者孩子年紀小,也怕路上生病。”

不等老陳氏再勸,溫柔繼續說道:“左右都在一個村裏,幾位哥哥嫂嫂也都在,再說了,如今陳家村還有誰家敢欺負咱們趙家,這邊可安全的很。”

老陳氏一琢磨也對,她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說道:“老四,今天叫上你幾個哥哥過來吃飯,咱們再商量商量怎麽上京,阿柔,你也再想想。”

等兩位老人一走,趙老四有心說什麽,溫柔卻已經笑著說道:“四郎,我喜歡陳家村的生活,並不想要離開這裏,你放心吧,我會在家等你回來。”

不知出於什麽原因,趙老四並未多勸,明明他很舍不得離開妻子,出門的時候卻沒有要求她的陪同,相比起來反倒是其他幾家有些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