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談話(第2/2頁)

這就是古代人口的問題了,種地的人遠超過城裏頭的人,再有一個土地也貧瘠的很,光是靠著天然肥料可不夠用,古代可沒有化肥,有些偏遠的村莊連買肥料都沒處買,土地卻得年年連種,這麽下來產出能上來才怪了。

趙九福從自己想到的堆肥的方式,說道後頭找到的那種旱稻的種子,倒是說得神采飛揚的樣子,在他心中考中狀元自然值得驕傲,但是在十幾年的時間內,將陳家村的土地慢慢改善,不但擴大了良田的範圍,更增加了糧食的產糧,富裕了大家的日子才是難得。

一直到現在即使沒有金坷垃的作用,陳家村的百姓只要能夠勤勤懇懇的種田,風調雨順的時候就能過一個豐年,這是趙九福最驕傲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他此次回鄉並沒有再次使用金坷垃,只因為陳家村的土地基本都改造完畢了,村人也熟悉了堆肥的辦法,金坷垃雖然能夠增產,但用在當地已經有些浪費。

明明是帶著味道的鄉間農事,但大皇子倒是聽得興致勃勃的樣子,趙九福說完之後才反應過來,擡頭一看大皇子的模樣倒是不好意思起來,“殿下,下官說的這些是不是太無趣了,鄉間之事大多粗鄙,聽起來也毫無趣味。”

大皇子卻搖頭說道:“吾倒是覺得,鄉間之事才是大周朝的大事,若是百姓吃不飽,還談什麽其他,趙大人說得這些,聽得吾也是熱血沸騰。”

趙九福臉色有些奇怪,暗道這位大皇子的品味也有些奇怪,聽農家小事米田共也能聽得熱血沸騰,這審美倒是有些奇特。

趙九福這會兒顯然沒有想到,這位看似孱弱的大皇子有著一顆多麽偉大的雄心,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憑著孱弱的身體活到現在,也那麽的關心民生小事。

大皇子的話題一轉,忽然問道:“趙大人在翰林院也有一年有余,不知道有沒有心去工部,將這堆肥的法子普及天下,甚至還有可能研究一下糧種。”

趙九福的心頭微微一跳,要知道他現在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若是願意慢慢熬資歷的話,將來或許能有一天能夠入閣也說不定。

但是工部就不同,先不說他過去的話能不能升職,光是這兩個體系就不同,別看現在大皇子給了他一個機會,但實際上進了工部,他能不能真正的做事還不一定。

大皇子顯然也知道他的擔憂,只是笑著說道:“工部那邊員外郎有空缺,若是趙大人過去的話,倒是能夠正好接任,再有一個,比起在翰林院飽讀詩書,趙大人不覺得在工部更能施展自身所長嗎?”

大皇子這話並無任何貶低人的意思,趙九福的學識是不錯,但翰林院這地方別看間在帝心,但實際上卻徘徊在政治中心之外,趙九福再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來可難上加難。

除非是皇帝私心偏愛,不然翰林院就是個熬時間的地方,得慢慢的打磨才可能升職,再說蕭甯年紀輕輕,這位置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空出來。

但是工部就不同了,大皇子細細的觀察過趙九福的為人,覺得他並不是那種阿諛奉承之人,反倒是個實打實的實幹家,這樣的人在翰林院實在是浪費了。

尤其是趙九福方才說起糧種和堆肥的事情,那確實是一套一套的,別的不提,光是堆肥能夠普及開來的話,讓百姓們的糧食產出增加一些也是好的啊。

大皇子這時候的提議真心實意,事實上工部那空出來的位置也實在難得,若不是他跟在皇帝身邊的話,怕還不知道這次的事情。

趙九福心中猶豫,他猶豫的並不是舍不得翰林院的事情,事實上這話若是皇帝問的,他肯定一口答應下來,但此時問他的人是大皇子。

若是自己答應了,會不會被歸入到大皇子這一派,若是不答應,會不會得罪這位大皇子。

趙九福也是看過宮鬥劇的人,忍不住一時就想多了一些,倒是大皇子似乎想到了什麽,笑著說道:“趙大人放心,無論你選擇如何,吾都樂意為之。”

趙九福心中一動,又一次想到自己曾經關於糧種的想法,到底還是舍不得眼前的大好機會,笑著說道:“殿下,若是陛下有旨意的話,下官自然會遵從,只是殿下也知道,在朝為官並不是臣等能隨心所欲的。”

大皇子一聽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笑著說道:“吾知曉了,趙大人且等等吧。”

說完這話,趙九福才發現馬車已經到了趙家門口,放下他之後大皇子就離開了,趙九福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這位大皇子會如何操作,他私心裏並不想跟皇子們攪和在一起,尤其是現在皇帝身體還好的情況下,但顯然這事情並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