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顧家之危(第2/2頁)

嚴玉華卻笑著說道:“今天忽然想起來這味道,那年咱們去陳家村的時候吃過一回,此後倒是有些惦記,左右也沒有事情,就想著今天試試看。”

嚴玉華手腳麻利的將最後幾個糯米團子包好了,又讓蘭心端下去蒸出來,這才笑著說道:“只是現在沒有新鮮的黃豆,只能用陳年的豆子替代,這黃豆有些老了,即使泡了一天還是有些發硬,也不知道最後好不好吃。”

趙九福一聽,手快的兜起一勺子餡料嘗了一口,笑著說道:“還不錯,待會兒多蒸一會兒就好了。”

也不知道嚴玉華怎麽弄的,這黃豆吃起來居然不算太硬,他想了想又說道:“你若是想吃的話,下次讓他們回陳家村的時候多帶一些熏豆回來,那豆子嫩,想吃的時候泡一泡就能煮出來,可比黃豆好弄多了。”

“不過是突然想到這口罷了。”嚴玉華微微一笑,兩人這一晚果然就吃上了那糯米團子,嚴玉華的胃口小,統共就吃了一顆,倒是趙九福吃到了家鄉的味道胃口大開,一連吃了三顆,還是嚴玉華怕他吃多了糯米不舒服才攔著,要知道一顆糯米團子可有小孩的拳頭大。

吃飽喝足,趙九福喝了一口自己用靈泉泡出來的清茶,這才忍不住說道:“感覺好久沒有這麽舒坦過了,玉華,你說自己想吃,其實是猜到我想吃吧。”

嚴玉華微微一笑,說道:“我也是想吃,不過我想夫君肯定很懷念這味道。”

趙九福聽了卻嘆了口氣,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忽然說道:“是啊,當年在家的時候每年都要吃上幾回,來了京城這邊都不愛這口了。”

“想想以前在家的時候,日子其實比在京城舒坦,也不用事事小心,生怕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栽了進去,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這一步走的對不對。”趙九福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

其實回頭想想,在他考中舉人之後那段日子才是最快樂的,那時候趙家人在村中已經有了地位,就算是縣太爺看見他也有幾分看重,但是又不用面臨朝堂的風雲變幻。

只是這不過是趙九福一時感慨罷了,若是時光能夠溯回,趙九福也絕對不會選擇只靠著舉人的名聲就在陳家村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的。

封建王朝的權勢是一面雙刃劍,它看著十分炫目耀眼,同時也是一把利器,得到他能夠保護自己的家人,卻也有可能行差就錯。

趙九福不甘於只是一個無官無爵的舉人,出生農家對他來說是機遇也是限制,他不可能跟那些大家族一般吃喝不愁,即使謀取官職也會十分低微。

與其作為小官小吏蹉跎一生,還不如奮起一搏,這大約是大部分讀書人的想法。

只是此次的事情再一次提醒趙九福,即使將來有一日能夠位列尚書,他也得謹慎小心,官場雲譎波詭,誰也不能確保自己不成為棄子。

有這麽一著事情,趙九福後頭幾日的心情倒是輕松了一些,其實也是想通了,他現在擔心的再多也於事無補,會試距離結束還有兩天,最後一場的考試結束之後,想必皇帝就會徹查此次的事情,只是不知道顧老尚書到時候會如何。

事實上,在皇帝派人將新擬定的試題送入貢院的時候,顧老尚書便知道此次必定是出了大事了,尋常來說會試固然重要,但皇帝卻不會直接插手。

他哆嗦著手指接過試題,很快就打壓了副考官們的疑問之聲,只對外說陛下聖明,想要親自考一考這一屆的考生,連夜帶著人抄寫試卷以供第二場第三場考試。

在此期間,顧老尚書更是讓皇帝派來的人守在門口,禁止任何人都出入,即使是要便溺也得有人陪同,甚至當場處置了一個言語不當的副考官。

顧老尚書強硬而果斷的手段倒是壓制住那些副考官,不管他們心中做何想法,左右表現出來的都十分乖順聽話,這才讓後面兩場的會試沒有再出岔子。

而在會試結束之後,原本應該留下來主持審卷的顧老尚書卻執拗的進入宮中請罪,他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何事,但多年的為官經驗卻不妨礙他做出判斷。

皇帝見了顧老尚書並未提起有人狀告舞弊一事,反倒是寬慰了幾句,甚至還親自將他送回去繼續閱卷,但顧老尚書的心卻並未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