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外放(第2/2頁)

嚴玉華聽見這話倒是笑了,說道:“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如今既然是趙家人,自然得先顧著趙家,祖母和爹娘那邊都能理解體諒的。”

古代女子嫁出門之後,能常常回娘家的都少之又少,就像是趙九福的幾個嫂子,一年到頭也就是節日的時候會回去一下,像是嚴玉華這般隔三差五就能回去,還是夫君陪著或者提醒回去走走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趙九福還是覺得愧疚,他自己離開父母都覺得舍不得,同理心也覺得妻子將來離開娘家也必定是舍不得的,雖說老丈人有些不靠譜,但到底是妻子的親爹。

不過要說他自己上任把妻子留下的話,趙九福也是不肯的,先不說他們還沒有子嗣,就算是有了讓一個女人獨自留在京城,那不是守活寡了嗎?

所以他這會兒溫情脈脈,甚至開口讓嚴玉華多回家走走,趁著他們還在京城多陪陪那邊的長輩,以免將來心中惦記。

嚴玉華吃了這口體貼,心中卻有些無奈,暗道男人就是男人,這麽久了還是看不出來她對嚴家的態度,嚴家那邊唯一值得她留戀和放心不下的人,也就是嚴老夫人而已。

不過這也怪不得趙九福,畢竟嚴玉華在他面前可不會提起跟繼母和妹妹的那些齟齬,他雖然知道嚴玉華與繼母的關系一般,卻不會想到更多。

這一點嚴玉婷的夫君李世莘倒是跟自己的連襟十分相似,他完全不管妻子的臉色,該往趙家來還是往趙家來,一副哥倆好的姿態把嚴玉婷氣得夠嗆。

不過最近嚴玉婷誕下一女,祿國公老小兩位夫人心中不滿,李世莘倒是喜歡的很,每次見面都滿口誇贊自己的女兒如何冰雪聰明白嫩可愛。

因為這個女兒,李世莘如今出門的次數都少了,每天都恨不得將女兒抱在懷中含在口中的玩耍,那架勢十足的一個女兒奴,倒是再一次讓趙九福刮目相看。

在古代疼愛兒子的男人絕對不少,但喜愛女兒的男人卻不多,尤其是李世莘膝下無子的情況下,還能這般的疼愛自己的女兒,倒是讓趙九福與他的關系更好了一些。

當然,這事情會不會氣到剛剛生產的嚴玉婷就無人得知了,左右趙九福和李世莘都不是很在乎就是了,從某種程度來說,嚴玉婷也是憋屈的很。

趙九福原本以為自己外放的任命很快就會下來,畢竟上次工部的事情幹凈利落,可見大皇子是個辦事情十分迅速的人。

但這一次他等了又等,一直從春季等到了秋季,等到了第二波的大豐收,等到了大周朝糧食增產了足足兩成的消息,外放的旨意還是沒有下來。

倒是皇帝對於此事萬分高興,從舞弊案開始一直陰沉著的臉色也徹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高興的笑容,對於一個力求將自己打造成明君流傳千古的皇帝而言,有什麽比能讓百姓們全部吃飽來的自豪,大周從此之後再無餓殍,在超會上說這句話的時候,皇帝是意氣風發的。

作為此次大豐收的大功臣,趙九福自然也受到了賞賜,雖說沒有直接升官,但這一次的物質獎勵十分不錯,甚至還下聖旨誇贊了趙九福的父母一番。

這樣的聖旨誇贊其實並沒有實質的好處,但對於老趙頭和老陳氏而言卻是天大的榮譽,尤其是老趙頭,老陳氏畢竟是趙九福的母親,按照大周的規矩是可以作為誥命夫人的,但老趙頭是男人,卻沒有這個享受的機會,如今這還是頭一回。

收到聖旨之後的老趙頭夫妻倆紅光滿面,甚至在裏長的提議下在家裏頭擺出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可以說這是趙九福考中狀元之後陳家村最熱鬧的時候了。

而皇帝對遠在京城的趙九福也十分大方,除了金銀之外甚至還賞賜了一棟三進的宅子,那位置就在顧家附近,可見以前住的必定也是達官顯貴。

這般的賞賜可實在是豐厚,甚至有些超越呂靖的賞賜了,如今朝中人便都知道,這位趙大人才是皇帝心中的寵臣,以前那位李松仁李大人都得靠邊站。

相比起趙家人的志得意滿來,趙九福心中卻有些惶恐不安,實在是君王的賞賜太過於豐厚,以至於他心中惴惴不安,總覺得有什麽事情即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