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產業(第2/2頁)

王匠人這會兒恨不得一直盯著這座鐘表不放,但聽了趙九福的話也不得不去旁邊坐著喝茶,他自己個兒是坐立難安,再看趙九福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暗道怪不得人家能考中狀元當大官,就這氣度就是自己比不上的。

一群人圍著那試驗品硬生生的做了大半個下午,一開始那時間是很準確的,但後來慢慢的有些偏差,可見這個試驗品雖然差強人意但還未完美。

很快,趙九福賜下一頓豐盛的飯菜之後,王匠人就帶著一群人繼續投入到這場持久戰之中,這一次有了希望在眼前,原本遲疑的匠人們也全心全意投入了進去。

進度一下子快了起來,趙九福每隔幾日就能聽見那邊傳來的消息,他很不大方的將這邊的消息徹底的封鎖,只等著最後的成品出來再說其他。

旁人只因為趙九福異想天開,雖說當年他在工部是做出了一些事情,但那時候他做的是農業,跟這會兒搗鼓的東西可沒有絲毫的共通之處。

不過這是戶部自己的事情,就連李松仁也不管,皇帝也不過問,他們也無可奈何,只有幾個人暗搓搓的想著,就等趙九福花費無數的銀兩,最後要是搗鼓不出什麽東西來,也足夠他吃一壺的,沒看見去年為了節約開支,皇帝都點頭削減自己的花用了嗎?

他們卻不知道,趙九福現在安心的很,他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讓鐘表一鳴驚人的時機。

只因為王匠人他們的動作已經超過了趙九福的預期,在第一座鐘表出來之後,那些匠人就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迅速的大步大步往前邁進。

原本怎麽都不開竅的人,見到第一座成品之後也飛速的往前跑了,這就是發明的重要性,在第一樣東西出現之後,後頭的人總能飛快的開始模仿。

而王匠人更是其中之罪,他不但開始將鐘表的大小縮小,甚至還可以動起了其他的花樣。

在沒有趙九福提醒的情況下,這位王匠人居然就搗鼓出了報時鳥,這一點可是出乎趙九福的預料,鐘表成了切切實實的報時鐘。

趙九福奇怪這位王匠人如何會想到,便隨口問道:“這報時鳥確實是奇思妙想,有畫龍點睛之妙,不知道王匠人是如何想到的?”

王匠人倒是也不隱瞞,樂呵呵的說道:“小的之前做鐘表的時候,就覺得缺了點東西,後來一想,這時鐘好是好,但只看時間未免太無趣了一些,這才想著將外形做的好看一些,至少也能當一個擺件,又把報時鳥加上去,也算是能充當玩器。”

這就是趙九福與匠人們思維的不同方式了,趙九福通常指看到實用的方面,但是對匠人們而言,尤其是這群常年為皇家辦事的匠人,他們不但講究實用,這個實用還得好看,還得好玩,宮中就算是恭桶都是如此,更別提是時鐘了。

這座最後的成品自鳴鐘光是外貌就極為不俗,它的本體是上好的木材打造的,上頭刷上了一層金漆,光是那雕工就讓人驚艷,最上頭盤踞的是五爪金龍,依次往下分別盤踞這不少的奇珍異獸,而在鐘的本體位置,底盤是用上好的藍色寶石作為裝嵌。

而那只讓趙九福覺得驚艷的報時鳥,竟然是用真正的翠羽加工而成,整體呈現出藍色的色調,與下頭的鐘表花紋交相輝映,偶爾出現的時候,就連趙九福都要誤以為是真正的一只鳥雀,更別提初次見到的人了。

因為這鐘表是大周朝自己研制的,上頭自然不會使用別國的文字,但漢字實在是不好放到鐘表盤之中,所以每一個刻度只是用了一條豎線來替代,只是在上下左右的刻度上加粗了一些。不得不說,這麽一弄,整個鐘表都顯得高大上起來。

光看上面的花紋就知道,這第一個成品的自鳴鐘肯定是要送進宮中,只供皇帝使用的,不然的話趙九福可不敢讓人雕刻五爪金龍的圖樣。

而很快,趙九福就等到了送禮最好的時機,他私底下先與皇帝通了通氣,免得皇帝真以為他花費了無數的時間,只弄了一個玩器出來,這才帶著王匠人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