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君臣相得(第2/2頁)

隋煬帝和秦始皇,前一個造出了京杭大運河,後一個建造了長城,一個能讓水路暢通,一個能抵禦外族,為什麽還是被稱為暴君,不就是想要不花錢幹事業嗎?

趙九福深深知道錢的重要性,你若是只征徭役,百姓們覺得是苦差事,但若是徭役還能拿到不少的銀子,那就是好差事。

一開始他大步大步的往撈錢的路子走,可不就是為了後頭的花錢鋪路,他賺錢賺得痛快,花錢的時候也毫不手軟,甚至更加大方。

就像是擺在他眼前的這份文書,從搜集各種材料和工匠到造船出發,中間花費的銀兩何止上萬,當年先帝光是賞賜大方都能讓國庫空虛,現在每年大筆大筆的銀子花出去,國庫依舊充盈的很,其中可見趙九福的厲害之處。

不過看完這份文書之後,就算是趙九福也忍不住嘆了口氣捏了捏眉頭,開口說道:“又是要銀子,造船司那邊的花費太高了。”

“那……是不是要削減一些?”下頭的官吏揣摩著趙九福的心思問道,戶部是大周朝的錢袋子,而趙九福就是現在管著袋子的人,這一年年的其他幾部看他們越來越和善,就可以知道這位趙大人的口袋比李松仁寬松多少了。

但實際上,趙九福卻不是那等好糊弄的人,比如工部那邊要錢要糧去修路,那就得把預算明明白白的給到,隨著一步步的修路過程,還得一次次的向戶部上報進程。

趙九福並不管工部內政,但卻要知道戶部給出去的每一個銅板用到了哪裏,這一點他可說是眼睛裏頭容不得沙子,為此沒少在皇帝面前參其他幾部的人。

一年年的下來,其他官員也算是明白這位趙大人的態度了,要錢可以,但用什麽名目拿到的錢,就得用到什麽地方,不然這位趙大人發現了異常,別管你是工部尚書還是刑部侍郎,他都不會給任何面子,直接一本奏折參到了皇帝面前。

趙九福並未直接回答下屬的問題,他猶豫了一下,很快說道:“先等一等。”

說完這話,他直接起身往宮中走去求見皇帝,不得不說,趙九福與皇帝的相處十分得宜,在這位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趙九福還擔心過這位一旦上位心思就有了變化。

但事實上,皇帝做的比他預想的還要好,也許是先帝幼年的教導,也許是這些年來看遍了朝廷的變幻,在登基為帝之後,這位皇帝不但沒有放飛自我,反倒是自制的驚人。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樣的日子肯定是沒那麽痛快的,但對於一個臣子而言,再沒有比現在的皇帝更適合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當年他們曾經夜聊過的話,如今都成了現實。趙九福提出來一些觀點的時候,甚至連家中的嚴玉華都覺得如同奇聞怪談,但皇帝卻願意花費時間人力來嘗試。

光是這一點已經難得,更難得的是,隨著趙九福的日益出色,皇帝不但不戒備,甚至已經透露出讓他接掌戶部的意思,可見其中的信重。

趙九福投桃報李,雖然不會真的把皇帝當做摯友來相處,但在他面前的時候也更像自己,願意將他腦中的世界施展開來。

人人都知趙九福是皇帝的親信,即使宮人們遠不如先帝時期自在,對著趙九福也忍不住露出幾分善意,很快就通報進去。

聽完趙九福的話,皇帝倒是笑著說道:“這造船司確實是花錢厲害,但這花費的銀兩也明明白白,並未有人肆意貪汙,愛卿何必困擾。”

趙九福倒是不隱瞞,說道:“微臣倒不是認為有人中飽私囊,而是覺得這些年給銀子給的太痛快,以至於他們沒錢了就往戶部伸手,反倒是不會自己動腦子,長此以往怕是不好。”

賺錢不行,難道省錢也不能嗎,趙九福覺得自己當初真的是太大方了,以至於造船司要錢的太容易,這才造成現狀。

皇帝也明白他這話的意思了,挑眉促狹的笑道:“明鹿這是打算嚇唬嚇唬他們嗎?”

趙九福笑著拱手:“還得請示陛下。”

皇帝眯了眯眼睛,不在意的說道:“此事你做主即可,左右戶部的事情,你從未讓朕失望,難得明鹿來一次,不如來泡壺茶嘗嘗,哎,你泡茶的手藝總讓朕惦記著。”

趙九福哈哈一笑,跟著過去坐下開始泡茶,這些年他可沒少跟皇帝一起喝茶,每次都加入了不少的靈泉,其中也有希望皇帝的身體好一些的緣故。

畢竟曾經的大皇子因為胎中帶來的先天神經衰弱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消耗了不少,這並不是一顆星空石就能解決的,趙九福在有機會的時候總願意多讓他飲用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