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初心難改(第2/3頁)

大山更是得意,繼續說道:“怎麽可能,如今陛下最恨貪官汙吏,若是他們敢貪了這份錢,咱們往上頭一告,那縣太爺可是吃不完兜著走。”

張大牛兩眼冒光,環顧四周無人又壓低聲音說道:“不是都說官官相護嗎?”

大山大聲笑起來,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力才繼續說道:“那是早年,現在可沒有這麽大膽的狗官,你們知不知道,前些日子咱們隔壁縣城那位王縣令被砍了腦袋!”

古代傳信不便,在場的大部分人其實是不知道的,但也有一兩人聽說過消息,插嘴說道:“大山,你說的是不是那個鐵頭王,就是把隔壁縣當成自己個兒的那個。”

“可不就是他,仗著自己出生大家族上頭有人,在那邊為非作歹無所不為,聽說還霸占了一個民女,後來那姑娘的家人不服上告,直接把這事兒捅到了知府那邊,那鐵頭王可不就倒黴了。”大山對自己能知道這些消息十分得意。

“哎,那鐵頭王不是說有個在京城當官的舅舅嗎?”有人似乎也知道一些,奇怪問道。

大山卻道:“聖上最厭惡貪官,別說是舅舅,就是親爹是尚書也不行,這鐵頭王自己吃了掛落,估計還得牽連到他那位舅舅,一家子上上下下都倒黴。”

這話一說,在場的人都說皇帝英明神武,又有人說這些年好官確實是越來越多,即使有些官員貪婪,也不敢做的太過了,誰都知道皇帝恨貪官。

大山跟著感慨了一會兒,才對張大牛說道:“所以啊,剛發生這樣的事情,咱們的這位縣令哪裏敢貪汙這個錢,再說了,別的地方都可能出現貪官,但咱們戴河鎮不可能。”

“這裏頭有什麽說頭?”這一次服役的地方其實是在戴河鎮外圍,與周邊臨縣交接的地方,這些百姓顯然也消息不那麽靈通。

大山終於等到他們問這句話,笑著說道:“你們可知道戴河鎮上最大的官兒是誰?”

“那當然是知縣大人,還能有誰?”有人笑著說道。

也有人猛地想起了一事兒,搖頭說道:“大山兄弟,你想說的是不是陳家村那邊的大官,我有個姑姑的女兒嫁進了陳家村,回家來說起過一嘴,據說那位大人已經是正二品的尚書了。”

“正二品有多大?”

“反正比知縣知府都大,咱們一輩子都別想碰到的大官。”

“哎呀,你們說的是不是趙大人,我們家就住在大青山後頭,也曾聽過趙大人的名聲,不說別的,這些年咱們服役能拿到工錢,能吃飽喝足,可不就是托了這位趙大人的福……”

一提起趙大人,在場的人倒是紛紛能說出一兩句話來,實在是這些年下來趙九福為了百姓們做的事情不少,水稻的事情且不提,光是服役一事就足以讓老百姓們心生感激了。

更別提趙九福入主工部之後,總是能搗鼓出不少奇怪的東西來,這些東西看似無用,卻能實實在在的用到日常生活中,讓老百姓的日子也越發的便利。

大山見話題越扯越遠,連忙喊道:“可不就是趙大人,他可是工部尚書,也跟聖人一樣最恨貪官汙吏,這老趙家就在陳家村杵著,咱們戴河鎮的知縣除非是不要命了,不然絕對不敢在戴河鎮的地界上犯事兒,不然趙家人往京城送了信,他豈不是自毀前途?”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倒是方才提起姑姑女兒的那位笑嘻嘻的說道:“大山兄弟,你的消息落後啦,我那表侄女說了,趙大人每年開春都會回家一趟,算算時間再有一個月左右可不就得回到陳家村,他一回來,那知縣大人見了也只有伏地跪拜的道理。”

大山不樂意服輸,梗著脖子說道:“我怎麽會不知道,只是還沒說到這兒呢。”

於是兩人像是比試一般紛紛說起趙大人來,倒像是同他多麽熟稔似的,周圍的人都擠過來聽一個樂趣,但其實也知道他們跟那位大人肯定是不相識的,不然怎麽可能還來服役呢。

張大牛不關心那位趙大人有沒有回來,他只惦記著自己的工錢能不能拿到,但等勞役一開始,張大牛反倒是不想趕緊結束了,因為這次的徭役辛苦,所以縣衙準備的餐食裏頭居然還有肉,要知道他們家不算富裕,一年到頭也只能吃到幾次肉。

還有一個就是,果真跟大山說得一樣他們不用下水,也不是不用下水,而是下水之前衙門會發一套奇怪的衣裳,摸起來十分滑溜,從頭到尾都包裹住身體。

穿上之後就算是跳進了水中也不會浸濕,這般一來徭役的辛苦都去了大半,張大牛算是知道,他爹是真的偏心他,不然這種好差事怎麽就給了他呢。

只是再好的差事也有結束的一天,衙門雖然不敢逼著他們趕工期耗人命,但也監督的嚴格,距離一個月還有五天的時候就把工程給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