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太子太傅(第2/2頁)

趙九福受了這杯茶,卻很快還了一禮,笑著說道:“微臣雖是太傅,但太子卻是君,既然已有了師徒之禮,那還得有君臣之禮。”

“太傅不必多禮,孤資質駑鈍,往後還要太傅多加教導,孤在此先謝過太傅了。”太子的禮儀倒是絲毫不差,更難得的是這份感謝顯得十分真誠,並無多少作秀痕跡。

趙九福微微一笑,又說道:“教導儲君乃是太傅之職,此事乃是微臣的本分,只希望殿下到時候不要嫌棄微臣多話才是。”

太子笑了起來,點頭說道:“太傅盡管嚴厲就是,孤絕不會二話。”

一番交談下來,趙九福倒是發現這位太子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雖然心慈手軟外加性情多有幾分優柔,卻不是那種完全沒有主意的人,他心中自有一番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君的準則,而這一份準則大約是皇帝花費了無數的心思,才給他刻在心中的。

皇帝做了最難做的一件事,以至於輪到趙九福的時候反倒是覺得輕松許多,心慈手軟並不算是壞事,畢竟一個君王太過於心狠手辣的話,在他手底下幹活還得擔驚受怕,趙九福並不是一個人,他有內眷,有家族,自然不會希望君王是一個狠心人。

只要太子能掐住這一份心慈手軟的底線,那就不是大問題。

讓趙九福有些頭疼的是,這位太子因為性情的緣故有幾分耳根子軟,這個特點充分的表現在他在聽從趙九福教導的時候,很快就會被他的觀點帶過去。

這明面上看來是好事,但趙九福擔心的是以後,若是皇帝誰在吹耳旁風都樂意聽的話,心思一天變個七八樣子,恐怕就是麻煩事情了。

他雖然是太子太傅,但總不可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陪在太子的身邊,而太子的身邊還有許多人,後宮還有許多的女人,他們說的話太子恐怕也會入耳。

摸透了太子的性格之後,趙九福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教導方式,國事家事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樹立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皇帝來,臨了卻毀在後宮女人的耳旁風之中,要知道歷史上陰溝裏頭翻船的可實在是不少。

一個人對另一個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若是你主觀覺得某一人高風亮節,那麽即使有人說他的壞話,第一反應也是此人善妒,而不是立刻懷疑。

趙九福深知心理學的玩法,在教導太子的時候便潛移默化的將自己想要的形象輸入進去,這並不是他想要掌控太子,而是為自己的將來留下一條退路。

在皇帝的面前,趙九福幾乎是不用掩飾的,因為他們想要的大周未來幾乎是相同的,趙九福本人也沒有多高的權利欲望,所以他們才能君臣相得。

但是太子卻不同,他們沒有同甘共苦的歷史經歷,也沒有相同的志向,他可以明確的感覺到,這位太子是絕對沒有如今皇帝那種野望的。

若不是其余的皇子也都不符合皇帝的喜好,恐怕這位嫡長子即使出身尊貴,也不一定能登上太子的寶座,這一點在趙九福與其余幾位皇子打過交道之後感觸愈深。

不僅僅是他,太師呂靖,太保蕭甯,這兩人與趙九福的私交不錯,私底下說話的時候不難發現,他們二人對太子的期待值也在慢慢降低。

讓趙九福感到慶幸的是,這位太子雖然有諸多的缺點,當學生的時候卻十分聽話,可以說教導起來十分省心省力,是個十分能學習的人。

而在皇帝將太子帶在身邊教導之後,太子身上那種軟弱的氣息也在日益的減少,即使只是在皇帝的訓導下藏了起來,卻也難得可貴。

而讓趙九福更加高興的是,皇帝一直將他視作肱股之臣,大約是在太子的面前也多有誇贊,一段時間下來,太子看著他的眼中更多了幾分重視和敬佩。

這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夠大大的增加趙九福留下的好印象,為將來的君臣相處打下堅實的基礎,天時地利人和,倒是讓趙九福對未來皇朝變更的憂慮減少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