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幼帝(第2/2頁)

“陛下謬贊了,論刀槍拳腳的話,微臣遠不如諸位武將們。”趙九福這話是實話,他也就是力氣大一個好處而已,陰陽五行拳並不是有殺傷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殺了那麽多人之後,竟然再也沒有人相信他的實話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覺得自家母後說得對,趙太傅確實是朝中難得的沉穩謙虛之臣,他從不喜歡提起自己的功績,對大周卻忠心耿耿。

離開練武場,一邊走,趙九福一邊考問起皇帝的功課來,不得不說小皇帝的聰明才智遠超過先帝,當年趙九福教導先帝的時候,先帝都已經是成人了,許多事情依舊需要他掰碎了來說,可小皇帝卻不同,他常有一點就通的時候。

學生聰明,趙九福先是高興,隨後又有些擔心,聰明人有聰明人的壞處,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滿六歲,就開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聰明人若是引導的不好,引發的結果恐怕比蠢笨的人還要可怕,若是這個人還是皇帝的話,給大周帶來滅頂之災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為如此,趙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當年他教育自己的長子趙順灝的時候,都沒有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沒有先帝的教導,關於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這個太傅來,雖說朝中又選了幾人作為皇帝的老師,但有些事情並不是他們能說的。

趙九福將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寫下來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燒毀,最後才能化為實踐,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幾乎花費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證不出差錯。

幸運的是,後宮之後的李皇後也是如此,她也許想要增加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重要性,但絕不是那種要把兒子培養成昏君,好來一個自己執政的野心家。

正因為如此,趙九福與李太後才能達成現在的和諧,否則光是教育的理念不同,就足以讓這兩位一個前朝重臣,一個後宮太後鬧得不可開交。

李太後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女人,在那次血洗朝堂之後,她對趙九福就十分的客氣,這種客氣的輩分是謹慎和戒備,但同時,卻不影響她對趙九福的倚重。

小皇帝在朝中最堅定的支持者,除了李家人就是趙九福,對於這一點李太後認識的十分深刻,固然因為當時趙九福的強勢作為,她心中有些畏懼,卻不會選擇在小皇帝羽翼未豐的時候與趙九福撕破臉,與此相反,她十分配合。

考校完畢,趙九福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陛下學習的極快,有仁帝之風。”

小皇帝顯然知道,別看先帝臨死的時候來了一個托孤,但趙九福其實是仁帝那時候提拔起來的大臣,他與仁帝的私交極好,甚至一度被人傳出有龍陽之事。

對於小皇帝而言,類似仁帝自然是比類似先帝更好的誇贊,他忍不住也露出一個笑容來:“太傅,仁帝是一位怎麽樣的皇帝?”

趙九福見他一路走來滿頭大汗,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額頭,笑著說道:“仁帝啊,他是一位有志之君,他的一生極為克制,為了大周的繁榮做了許多常人不會做的事情。”

小皇帝在旁人口中也聽過這話,他走了幾步忽然停了下來,旁邊的太監連忙問道:“陛下,可是累了,可要奴才抱著您走?”

練習了大半天的小皇帝自然是雙手發酸,雙腿發顫的,但他還是咬牙說道:“不用。”

趙九福低頭看了他一眼,忽然伸手將小皇帝抱了起來,微微笑道:“陛下,不管是讀書還是練武都需要勞逸結合,不如就讓微臣抱你回去吧?”

小皇帝臉色有些發紅,似乎帶著幾分羞怯,但還是很快順勢摟住趙九福的脖子,開口說道:“那就辛苦太傅了,太傅若是累了,就把朕放下來。”

趙九福年紀已經不輕了,但他身體極好,抱著一個孩子走路穩穩當當,絲毫沒有吃力的樣子,小皇帝臉色還帶著一絲扭捏,口中卻繼續說道:“朕也想做一個仁帝那般的皇帝。”

趙九福只是笑著沒有說話,未來小皇帝會成為什麽樣的皇帝,就連他自己也控制不了,現在所說的一切都只是空談,一切只等著時間來證明。

隨著一步步的靠近宮殿,小皇帝原本有些僵硬的身體倒是慢慢放松下來,在他有記憶一來,除了身邊的大太監之外似乎並未被人抱著走過。

他是皇帝,再也不能在婦人和太監的懷中軟弱,這是母後曾對他說過的話,那一日開始,母後再也沒有伸手抱過他。

太傅的懷抱與母後的截然不同,他的身軀並不柔軟,但手臂卻十分結實,抱著他行走起來的時候沒有一絲一毫的波瀾。

這一刻小皇帝忽然覺得,在太傅的懷中才是最安全最安穩的時候,就如那一日殿前有千軍萬馬,卻還是被太傅攔在宮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