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追到隋末砍邪王(7)(第2/2頁)

我認真地想了想,還是搖頭道:“這樣白拿別人的錢,還不如去殺人。”

石之軒笑道:“原來戚姑娘是個怕麻煩的人。”

我點點頭,說道:“除了住的地方有點逼仄,其余我都還習慣,我準備等春天進山林打獵,換一些錢買個大一點的房子,反正戰亂頻頻,就算洛陽的房子貴,別處的房子總有價低的,我又不挑。”

石之軒忽然問道:“戚姑娘可喜愛江南景色?”

我瞪圓了眼睛,看著嘴角上揚的石之軒,他這是在……邀請我?

石之軒的眼神溫柔而繾綣,語調輕緩,仿佛在引著人進入夢境,“之軒近來常在揚州,雖則風景不如蘇杭,卻另有一番意趣,城中多曲音,春景獨絕,且已安定,不似洛陽戰火連天,惹人心煩。”

我有那麽一點動心。

畢竟我還沒過過什麽安定的日子。

我問石之軒,“你請我是準備供養我的意思嗎?”

石之軒笑了,語氣中透著篤定的意味,“倘若有一日之軒落到要靠姑娘保命的時候,姑娘救不了我。”

我懂了。

石之軒是個靠腦瓜子攪風攪雨的男人,對自己的腦瓜子有著超乎尋常的信心,如果有一天他失勢了,就證明他的腦瓜子出問題了,還有,堂堂邪王對於自己的武功自然也自信得很,若非如此,當初被寧道奇勝過一招之後,他就不會氣得棄家而走,間接導致碧秀心趁機偷看不死印法走火入魔而死。

如果有一天他的腦瓜子和武功都救不了他自己了,他大約不會再想要活著了。

可這樣,養我又有什麽用呢?

我問石之軒,他卻沒有回答我,只是笑了笑,眼神裏透出一股風流韻味。

自古少年愛熟婦,像我這樣涉世未深的少女,被這樣成熟有味道的男人吸引,當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我居然也沒有再追問下去,而是認認真真地收拾了東西,準備跟著石之軒去江南。

然後我就坐上了侯希白的船。

侯希白已經醒了,只是得有半年不能動武,他的臉色比我見到他的那天要白得多,在小廝的攙扶下艱難地來向石之軒行了一個禮之後就走了,全程只是看了我一眼。

就好像打傷他的那個人不是我一樣。

到底是個魔門中人。

我忽然想起了婠婠,我問正在作畫的石之軒,“你知道婠婠最近在做什麽嗎?她會不會一直待在洛陽?”

石之軒說道:“看師妃暄的行蹤便知,陰癸派幾十年如一日只知盯著慈航靜齋。”

我有些失望地嘆了一口氣。

石之軒換了一支畫筆,暈染了些淺黃色的顏料,我沒怎麽看過人畫畫,但發覺石之軒換的顏料實在太多了,不由得走近了去看。

石之軒正在勾勒衣袖。

他畫的是我。

和侯希白色彩繽紛的畫風如出一轍,青山秀水,衣袂紛飛,畫的是我在船頭吹風時半回過頭朝他看來的模樣。

說實話,我並不好看。

但在石之軒的筆下就仿佛生了魂靈似的,那矮矮的個頭因為沒了別的參照,立在一片天光水色之間,顯得纖細而瘦弱,他也並沒有把我畫得多好看,亂蓬蓬的頭發仍舊被風一吹就散,仿佛個披頭散發的瘋子,但就是那一片淩亂的發絲之中,驀然生出那麽一雙鋒芒銳利的眸子來,撐起了大片的山水空白,霸氣直透紙張,看得我這個入畫之人脊背一寒。

我過了好久才從畫裏清過神來,見石之軒仍舊在認真地描繪,不由得摸了摸鼻子,問道:“我的眼睛有那麽,那麽……”

我一時竟然有些沒辦法形容畫裏的那雙眼睛。

畢竟我沒有讀過什麽書。

石之軒將衣裳上的最後幾筆勾勒完,這才擡起頭,輕輕地笑了,說道:“旁人畫的是形,之軒畫的是意,戚姑娘在之軒的眼裏就是這個樣子。”

石之軒嘆氣,說道:“三十年間尋絕色,臨老才知其中意。”

他看著我,慢慢地說道:“希白眼裏只有皮相之美,卻看不見有些人皮相之外的漂亮,可惜我已老了。”

我呆了呆,下意識地說道:“別這麽說,算什麽老,你還不到八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