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陳年事&昔時怨(第2/3頁)

然而,與賈孜之母完全不同的是:賈母雖出身金陵史家,可是除了所謂的四大家族,還真沒人知道她。就連與賈代善的婚事,都是賈母自己求來的。

當初賈家一門雙公,風頭無兩,成為了多少人欲除之而後快的肉中之刺。為了不紮人眼睛,老謀深算的賈老太君本來是打算讓賈代善也像賈代化一樣,娶一個書香門第的姑娘做妻子的:賈家需要的是低調,這樣才不會成為聖上的眼中之釘。

只是,還是姑娘的賈母卻看上了少年英武的賈代善。不知怎的,事情竟鬧得全城風言風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賈家要與史家聯姻的事。最後,礙於金陵四大家族的情面,賈老太君最終咬著牙同意了這門親事。然而,在她記憶裏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卻再也不見了。

因此,賈孜之母一嫁入賈家,便得到了上面兩重婆婆的喜愛,中間還有丈夫的寵愛,下面是府裏眾多仆人的敬愛。可是賈母呢,上面有兩重婆婆的刁難,中有丈夫通房的礙眼,自然不順心至極。就連她好不容易出生的兒子,都直接被那老不死的婆婆抱走了。

賈母最順心的時候,可能就是生生的熬死了自己的兩重婆婆,又等到了賈孜的母親早逝、賈代化也戰死沙場之後吧。畢竟,在沒了婆婆的管制、賈孜父母亡故後,兩府已經是賈母一人獨大,完全可以對兩府的事指手畫腳了——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既有主見又極得寵的賈孜不搗亂。

想到賈母令自己不搗亂的方法與動機,賈孜狠狠的灌了一口酒,嘴角嘲諷的勾了起來。

賈孜自幼喪母,對於父親的依賴程度,其實要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重得多。因此,賈代化上了戰場,賈孜心裏的不舍與擔憂是其他人所無法體會的。

如果這個時候,再讓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賈孜聽到打仗有多危險,有多可怕的話,其結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賈孜留書出走,千裏騎行,帶著兩個府裏的武師就沖上了戰場……

至於賈代化戰死,賈孜死活賴在戰場上不走,非要親手替父報仇,終於在帶著賈代化留下來的親兵殺光了一股侵襲的敵軍後,留在了戰場,這事自然無法盡述。

在戰場上的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日子裏,賈孜也漸漸的緩過勁來了:她的這位好嬸嬸啊,早就已經將她算到了骨子裏。恐怕她最想的,就是自己死在戰場上,永遠也不回來了才是吧。因為只有這樣,獨屬於賈家嫡長女的嫁妝才會落到她的手上。

金陵賈家是大族,其積攢給家裏嫡長女的嫁妝自然是不會少的。只是,賈氏一族人口繁盛,可是卻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嫡女出生。直到賈孜這一代,才生出了嫡女。而且,還是有賈孜與賈敏兩個。不過,寧國府才是賈家真正的嫡枝,賈孜才是賈家真正的嫡長女。因此,這份令賈母想想就眼紅的嫁妝只能是屬於賈孜的。

況且,賈演和賈源的母親嫁入賈家,也是帶了豐厚嫁妝的。老人家離世的時候就明言,她的嫁妝是要留給嫡枝的長女,也就是賈孜的——這嫁妝裏可有不少的寶貝。賈母惦記著這份嫁妝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這份嫁妝最終卻落到了寧國府,落到了賈孜的手裏,賈母又怎麽可能會甘心呢?

因此,賈母若是想得到這兩份巨額的財富,只有一個前提,就是賈孜不在了。只有賈孜不在了,這份財富才有可能落到榮國府,最終落到賈母的手裏。

不過,不同於自己母親的孱弱,賈孜從小就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再加上自幼習武,賈孜連噴嚏都很少打。想要賈孜不在,只能想別的辦法:畢竟,千裏尋父、為父報仇是個好借口,即使賈孜死在了戰場上,也沒有人會懷疑……

幻想著賈母知道自己得勝回朝時的表情,賈孜不屑的勾起嘴角:活該,活活氣死她!

不遠的地方,新來的丫環桃花癡癡的看著賈孜慵懶靠在欄杆上,隨意的一條腿支起,一條腿搭在地上的模樣:“大姑娘長得可真好看。”

桃花是幾年前被人販子賣到府裏做粗使丫環的。生性有些膽小怕事的她,不似府裏的家生子有著盤根錯節的復雜親戚關系,也沒有任何的勢力可以倚靠。因此,即使她已經到府裏幾年了,可還是一個一直在廚房劈柴打水、受盡欺負的粗使丫環。

如果不是遇上賈孜回府,她也不會被臨時調過來幫忙。只是,桃花也沒想到,她才剛剛被調過來,就見證了大快人心的寧國府一霸賴二家的被收拾的“盛況”。

一直以來,賴二家的仗著婆婆是榮國府當家太太的心腹,在寧國府裏橫行霸道,對她們這些小丫環們頤指氣使,非打即罵,弄得丫環們敢怒不敢言,有苦無處訴:大家都知道榮國府和寧國府的特殊關系,她們即使告到太太那裏,太太也不太好處理賴二家的。這也間接的導致賴二家的更加的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