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過去事&寒山寺(第2/3頁)

後來,在蘇姑娘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這城裏突然來了兩個十分奇怪的人:一個癩頭和尚和一個跛腳道士。兩個人倒也夠無賴,竟直接就闖進了蘇家,吵吵嚷嚷的非要渡了人家姑娘出家不可。

蘇家人自然不願意,二話不說便將人轟了出去。可是,這一僧一道在蘇家門口言之鑿鑿的叫罵聲卻是全城人都聽得一清二楚的:這姑娘若是不出家的話,不只自己會災病不斷,就是家人都會被連累的。

結果,這一僧一道的話果然應驗了:這蘇姑娘依然是大病小病不斷,將藥當飯吃。後來蘇家人想了一個主意:買來了與蘇姑娘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子,做為蘇姑娘的替身,替蘇姑娘出家。

可是,蘇家人的良苦用心卻根本起到沒有任何的作用:蘇姑娘依舊是災病不斷,就連她的外公,一家人也全部在一場意外的大火中喪了生。

看著自家的女兒都三歲了,還是災病連連,蘇家夫妻自然是非常心疼的。因此,前段時間,他們一家人便去了寒山寺,打算請寺內的高僧作法,也為女兒祈福。

可沒想到,蘇家人這一去竟然沒有再回到姑蘇城:一夥山賊劫了這一家三口,殺光了府裏的侍衛與奴仆,又暗中搬光了蘇家的財產——蘇家從此在這姑蘇城除了名。

如果只是因為這樣的事,賈孜也犯不上大老遠的從京城跑來姑蘇。然而,當今卻突然得到密報,這蘇家的小主子,極有可能是義忠親王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而那夥山賊,則是義忠親王的殘黨。

這一次,賈孜來姑蘇也是奉了當今的命令,一方面要查清蘇家的事,一方面也要徹底的剿了這夥山賊的。

至於這差事落到自己身上的原因,賈孜覺得還是因為她的老爹賈代化曾經是義忠親王的人原因:當今的心裏還是記著當年的事,想要寧國府徹底與義忠一黨決裂,因此才會將她派來了姑蘇。

“看來,”聽完了店小二的講述,賈孜的心裏已經有了決定:“真得跑一趟寒山寺了。”

既然已經下了決定,賈孜倒也輕松了不少,與主動搭訕過來的客人隨意的聊著,很快便與這姑蘇城中大戶人家的家主稱兄道弟起來。第二天一早,美美的睡了一覺的賈孜便去了寒山寺。

緩緩的走在前往寒山寺的路上,賈孜的心裏還在不停的思索著這件事:山賊的事情不難辦,難辦的是蘇家的事——如果蘇家並不是義忠親王的遺孤,一切都好說;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事情又要如何處理——無論如何,蘇家再不濟,也是皇家的人;而皇家人的生死,可不是她區區一個臣子能決定的。

在賈孜的心裏,戰場上的千軍萬馬都沒有蘇家的事情麻煩。隨意的扒了扒頭發,賈孜決定還是順其自然:萬一她來晚了,蘇家人都死光了呢?

心中懷著這種不該有的期盼,賈孜邊走邊打量著四周的景色。寒山寺是江南古刹,因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而出名。只不過,也許是來的時間不對,也許是心裏一直有著沉重的心事,也許是一直小心的戒備著防止被人襲擊,賈孜並沒有聽到烏啼,也沒有看到客船,更沒有聽到聞名遐邇的鐘聲。

“難道得夜半來才行?”賈孜在心裏暗暗的皺了皺眉,猶豫著要不要等到事情完了之後來一次夜探寒山寺。

在寒山寺轉了一大圈,被方丈的經文以及鼎盛的香火弄得頭都疼了,賈孜也沒有打探到關於蘇家被劫的事情的線索。

頭昏腦脹的出了寒山寺,賈孜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新而自由的空氣,已經斷了夜探寒山寺的打算。

說來也是賈孜幸運,她本來只是想在寒山寺外等等看,結果一會兒功夫就看到一個小和尚提著籃子悄悄的離開了寺廟。

小和尚左右看了看,發現沒有人注意到他,才躡手躡腳的繞過寺門,向後山走去。

賈孜躲開了小和尚的觀察,想也不想的直接跟上了小和尚:這小光頭鬼鬼崇崇的,心裏必定有鬼。難道他是山賊的內應?

這個時候,賈孜即使是想要回去找人幫忙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直接先跟上去再說。

鬼鬼崇崇的小和尚一路邊回頭看,邊沿著山間的小路,到了後山的一間茅屋。而賈孜則小心翼翼的一邊防著自己被小和尚發現,一邊悄悄的跟著小和尚到了茅屋。

發覺這裏不可能山賊的老窩,賈孜微微的松了一口氣:就說寒山寺也是有名的江南古刹,又怎麽可能會有居心不良的小和尚呢?

顯然,這一刻賈孜已經忘了就在半個時辰之前,她還覺得這小光頭鬼鬼崇崇的極似山賊內應呢!

直到小和尚離開了,賈孜才放輕了腳步,悄悄的走到茅屋前,小心的向裏面張望:裏面的床上是一位臉上毫無血色的老者,身上纏著繃帶,顯然是重傷未愈。賈孜一眼就看出來,這老者應該是宮裏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