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有人愁&有人喜(第2/5頁)

可是自從上皇的身子漸漸恢復,兩代帝王的矛盾日益激化,原本還算擁護新皇的戶部尚書便露出了馬腳:不只拖延著戶部的工作,暗中給新皇使跘子,甚至還將國庫漸漸充盈一事告訴給了上皇。所幸,戶部尚書並不清楚源源不斷的流入國庫的銀子來源於京中諸太妃的省親別墅。否則的話,新皇就又要挨罵了。

背後有這樣一個隨時準備捅刀子的“閑臣”,新皇自然動了將戶部尚書拿下的心思,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理由罷了——隨隨便便的罷免了一位朝廷一品大員,還是六部尚書,上皇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就是禦史們的奏折也是夠新皇受的。因此,縱然是貴為天子了,新皇都還只能暫時忍著——誰讓他的上面還著“天”呢。

然而,重要的事情,新皇卻是再也不敢再交給戶部了。因此,他便直接將統計災民詳細情況的事交給了裘良這位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誰讓他天天帶著人在城內巡視呢。這樣一來,他肯定是比較了解災民情況的。至於賈孜,新皇只是覺得賈孜就算是將軍,可到底還是女人,心怎麽也要比男人細一些。有些裘良一時想不到的事情,賈孜也能夠想到。

至於賈孜,真的是不知道新皇是真的把她當成了心思細膩之人,她還以為那句話是新皇為了誑她幹活而隨口說說的呢!只是,這件事既然到了她的手上,她自然就得想方設法的辦好。

賈孜邊想著怎麽做好災民統計的事,邊直接到了自己專賣石料、木材等建築材料的鋪子:既然她答應了會為城中百姓建造新房提供材料,自然得先去鋪子裏看看——能提供給宮中太妃省親別墅的材料,自然都是好的。

“哼,就知道搜刮我的。”想到之前在禦書房的時候,新皇那幾乎是明示的眼神,賈孜的心裏就有些忿忿不平,不自覺的在心裏嘟囔道:“跟個土財主似的。當初國庫裏一窮二白、看什麽都像銀子的時候忘了。現在大方了。”

當然,那個時候還真的不能怪新皇見錢眼開。畢竟,上皇生活奢侈,銀子花得跟流水似的;等到新皇接手皇位的時候,國庫裏的銀子已經花得差不多了。因此,新皇自然就得想方設法的籌銀子了。最後,他打上了上皇宮中妃子的主意,利用太妃省親狠狠的賺了一大筆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正是因為當時新皇正為庫銀的事發愁,而寧國府恰好在那個時候歸還欠銀為他解決了燃眉之急,令新皇對寧國府的印象自然大好,這才令賈蓉還未出孝就已經成為了禁衛軍的一員,所省得賈孜再費心了。

讓掌櫃的盤點好庫房裏木材和石料,以備隨時需要後,賈孜又直接去了工部:這為城中受災百姓修建房屋的事,本來就在工部的職責範圍內。因此,賈孜自然得跟他們研究一下,城中受災百姓的房子到底什麽時候動工,京畿大營的人怎麽時候過來……

賈孜到工部的時候,馮唐正好也在。他跑到工部來的目的也和賈孜一樣,想和工部的人商量一下為城中百姓修建房屋的事。

“阿孜,”馮唐朝賈孜招了招手:“我跟李大人正商量這件事呢,你快過來,我們一起商量一下,這房子到底要建成什麽樣的。”

與工部李侍郎打過招呼後,賈孜才直接轉向馮唐:“你什麽時候過來的?”

“剛剛。”馮唐笑著挑了挑眉:“我來的目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對了,你有什麽想法?”

“我能有什麽想法呀,”賈孜一副謙虛的模樣:“看看李大人的意見吧!”對賈孜來說,這所謂的修建房屋,她不過是提供一些人幫忙罷了,別的事用不著管。

李侍郎連忙道:“賈將軍,我剛剛也正和馮大人說這件事呢。聽說,你的鋪子裏還有一些木材和石料?”

賈孜輕輕的點了點頭:“嗯。我剛剛去鋪子裏看過了,什麽時候用,李大人告訴我一聲就可以了。”

聽到賈孜的話,李侍郎連忙應了下來:畢竟,賈孜的這批木材和石料真的是幫了大忙了。

“其實,”想到自己剛剛接到手的燙手山竽,賈孜突然笑著說道:“我還真的有點事要麻煩一下李侍郎呢!”

李侍郎愣了一下:“賈將軍有事請說,只要在下能辦到的,一定在所不辭。”

“我就是想問問,”賈孜笑著說道:“李大人這裏有沒有城北那邊百姓房屋的大概情況。你也知道的,這次大雪導致城北不少民房倒塌……”

“應該有的。”李侍郎笑著點了點頭:“我這就讓人給賈將軍拿過來。”說著,李侍郎直接找人去拿了京城民房的分布圖。

而賈孜則和馮唐、李侍郎三人討論著此次雪災災民房屋重建的事情。直到賈璉捧著大本的材料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