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處置定&江湖隱(第2/5頁)

因此,杜若的話音一落,其他人看向那位在禮部頗有地位的官員的眼神都變了,就連新皇都是一臉疑惑的看著對方:即使他的心裏很清楚杜若的那番話,除了第一句,其他的沒一個字能信的。

“你……”剛剛還一副義正辭嚴模樣的大此時臉色漲得通紅,連眼睛裏都布上了血絲,顫抖的手指指著杜若,卻連一句“你這是含血噴人”都沒有說出來,就直接兩眼一翻的暈了過去。

看著人直接被氣得暈了過去,賈孜等人眼皮都沒擡一下,心裏卻情不自禁的叫了一聲“好”,新皇的心裏對杜若的信口開河也是極為的滿意。就在其他人控制不住的在心裏猜測著這位吳大人的暈倒到底是因為氣還是因為羞,亦或者是因為被人拆穿了事實無法承受所以裝暈的時候,訓練有素的侍衛們已經走了上來,直接擡手擡腳的將人擡了下去。

“看來吳大人的身子不大好啊!”換了一個輕松一點的姿勢,新皇一副惋惜的口吻說道:“既然這樣的話,就讓他在家裏好好的歇著,頤養天年吧!”新皇說著,看了杜若一眼,心中盤算著應該要獎勵杜若什麽才好:杜若這才是真正的為君分憂呢!

新皇的一句話斷送了吳大人的前途,可後者尚在昏迷之中,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至於其他人,聽到了新皇的話,卻打了個寒顫,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下來。接著,就有人痛斥、有人呼應的開始聲討起了吳大人,就連一開始與吳大人站在同一陣線,抱持著議和和親想法的官員們也不例外。最後,他們竟然連吳大人是敵國的奸細這樣荒謬的話都說了出來。

聽到這樣的話,賈孜的嘴角就是一抽:吳大人這兩年才被新皇提拔起來的,他若是敵國的奸細的話,那新皇是什麽?昏君嗎?

就在賈孜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聽到新皇提起自己的名字。

“賈將軍,對於如何處置那幾個蠻荒小國的事,你有何良策?”聽著下面吵吵鬧鬧的聲音,新皇剛剛因為解決了吳大人帶來的愉悅不見了,反而隱隱的覺得有些頭痛:這些老東西,沒一個真正想著為君分憂的。

其實,新皇倒不是不想朝廷多幾個附屬國:畢竟,若是能收服幾個附屬國,對他的來說,也是一樁可以流傳千古的美事。只不過,想到那幾個海上小國一貫的德行,新皇實在無法保證他們在成為朝廷的附屬國後,會不會徹底的安靜下來,不再反了?

如果他們真的能夠安安心心的歸順朝廷的話,新皇倒是不介意與他們互通有無,聯姻聯婚;可是萬一他們拿著朝廷的好處緩過來了,再反怎麽辦?這樣的事他們可不是第一次幹了。

羨慕嫉妒中原的繁華與富裕,便出來大肆劫掠一番;等到朝廷震怒,派兵平亂,就趕緊龜縮回去。如果朝廷不依不饒的非要一個交代,就連忙表示那只是一夥流寇悍匪的個人行為,與他們的王室無關,他們也很頭疼:若是朝廷能夠幫忙平定禍亂,他們也是非常感激的。如果這種示弱都不行的話,那麽他們索性直接表示願意成為朝廷的附屬國,每年給朝廷進貢,享受著朝廷十位乃至百倍於他們貢品的賞賜,等到羽翼豐滿之後,再來反叛朝廷……

對於那幾個海上小國一貫的做法,新皇真的是深惡痛絕的:到時候朝廷還得平叛,還是得花費大量的銀子、死傷大量的戰士,這樣可不劃算。只是,若只是向他們索要賠償,新皇同樣覺得有些不甘心:最好能有個辦法,既讓那幾個海上小國拿出大量的銀子,同時又永不生叛心。

因此,雖然這段時間,林海等人對於如何處置那些海上小國也提了很多的想法,可無外乎就是讓其賠償大量的金銀珠寶、朝廷被選海禁之類的。可對於要如何使那些海上小國永不生叛心,似乎其他人卻也是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所以,新皇就想到了賈孜:賈孜畢竟打到了那裏,對那裏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也許會有辦法解決他的心腹之患。

聽到新皇竟然真的詢問了賈孜,眾大臣的腦中竟不約而同的冒出一個想法:這還用問嗎?肯定是打啊!賈孜肯定會提議朝廷直接派遣大軍打過去,見一個砍一個,直到那些海上小國裏的生靈全部滅絕為止。可這樣一來,那地方還成為朝廷的附屬國還有什麽意義呢?

還沒等眾人開口勸阻新皇不要聽取賈孜的建議,還沒等賈孜開口回答新皇的話,一個賈孜等人非常熟悉的人就跳了出來。

“啟奏皇上,”賈雨村突然站了出來,恭恭敬敬的說道:“微臣以為由賈將軍來處置此事,極為不妥。”說到這裏,賈雨村看向賈孜,一副義正詞嚴的模樣:“賈將軍濫殺他國無辜百姓之舉,手段實在太為殘忍,其行為實在是有辱朝廷的風範,有損皇上之仁德。若是再由賈將軍來處置被俘虜來的他國之君主,實在是恐會引起其百姓之仇恨,影響皇上之威儀,從而影響其成為我朝附屬國之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