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完)(第3/4頁)

和離改嫁、分家單過這些都不現實,古代其實不分家才是好事,大姐、二姐都不是當家人,分家單過會很艱難,所以他暫時能幫的也只是這些。他略微掌握了下尺度,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還是要謹記,她們不像小蓮一直被他影響著觀念還學了一技之長,她們只是普通的農家婦人,只想相夫教子,會一些家裏家外的活計,徐子凡照顧她們的這些已經足夠讓她們生活得舒服一些了。

等將來,如果他們家人上進,比如做生意、讓孩子讀書這些,他還能再幫一幫,如此循序漸進,對大家都好。而這時候他搬去府城,既用身份銀錢給她們撐了腰,又拉遠了距離,遠香近臭,少了點來往,有時候更好。

徐子凡給徐大郎家裏的地也免稅了,但沒給他另買,蔡氏有些嘀咕,徐子凡沒理會,只是給他們也調理了一下身體。古代生男生女確實不同,整個社會環境無法改變,徐子凡便在這方面盡量幫一幫他們。田地免稅,家裏又有個厲害的大夫兼秀才,徐大郎一家在村子裏的地位都提升了。

徐子凡把家裏這些都安頓好,才買了輛馬車,帶著一家人去府城。

府城比鎮上繁華得多,好的醫者也多,徐子凡初到就表現得很謙遜,遇到不懂的問題也虛心請教,一點沒有因之前揚名的事而驕傲自大,因此贏得了許多人的贊賞。有那敝帚自珍的大夫對他防備得緊,也有與他惺惺相惜的大夫同他探討醫術,總之他在府城廣交醫者為友,獲益良多。

到府城半年後,他和鄭紫萱成親了,同時小蓮也嫁給了方明達。兩樁喜事同時操辦,又有許多人來慶賀,場面熱鬧又喜慶,二老整天都笑得合不攏嘴,拉著徐子凡的手直說已經心滿意足。

成親後,鄭紫萱作為婦人比姑娘又自由了許多,徐子凡休息時,他們兩人就會去山裏打獵采藥,快活得很。二老見了還說鄭家兄妹倆真不愧是同胞所生,連喜好都差不多。提起鄭川,他們都會嘆息,但從軍的杳無音信是常有的事,也只能希望鄭川平安了。

後來徐子凡假裝鄭川與自己通了兩封信,便告訴他們,鄭川在那邊英雄救美被看中為夫婿,安家了。因著鄭紫萱已經嫁給了徐子凡,鄭川十分放心,兩地路途遙遠,他又在軍中做事,便不回來了,等以後有機會再見。

這個理由合情合理,家中幾人不但沒覺得不妥,反而還為鄭川生活得不錯感到高興,鄭紫萱男扮女裝這件事徹底給圓過去了,再也沒什麽可能被拆穿的破綻。倒是蘇倩雲聽說之後偷偷哭了半天,鄭川如她所想的混得不錯,只可惜英雄救美救的不是她,她根本不是女主角,那位被救的姑娘才是鄭川的女主角。

蘇倩雲認清了自己的地位,這卻是她痛苦的開始。如果不是女主角,沒有金手指,她穿越來古代幹什麽?古代沒電腦、沒手機、沒、沒電視劇,甚至連燈都沒有,她為什麽要在古代生活?

在原本的發展中,因為她一直發展得很好,一直把自己當女主角,自信又積極,做生意最後算得上是富商了。但如今因著徐子凡的影響,她的心態崩了,就產生了蝴蝶效應,像那句名言——心態決定一切。她不自信、不積極,對現在的生活反感至極,對徐二郎反感至極,偏偏又不敢和離改嫁,無法掙脫這種現狀,怎麽可能生活得好?

她和徐二郎一直就在那鎮上經營者那個小餐館,沒有多賺、也沒有多賠,比村裏人過的都好,比鎮上的許多人還是差一些,就這樣平平凡凡地過著。

徐子凡在府城幾年,能學的都學會了,還抽空考了個舉人,再次給家裏爭光。然後就打算去京城了,京城好大夫更多,能學到的也更多。這幾年他把在這個世界能用西醫治療的方法都教給了方明達,方明達學得很刻苦,也學得很好,小蓮在制藥方面也有小成了。在徐子凡決定進京的時候,他們二人決定回鎮上給佟大夫養老,幫忙打理濟世堂。

之後徐子凡一直潛心學習這個世界的醫術,京城好大夫不知凡幾,還有太醫和各種醫書,徐子凡猶如挖到了寶藏般,如饑似渴地學習。徐父、徐母做夢都沒想過這輩子還能在京城有個大宅子住,家裏雇了丫鬟、家丁、廚娘,他們只用享福就行了。鄭紫萱還生了兩兒一女,他們幫忙看著孫子、孫女,每天別提多樂呵了。

他們在京城生活了十幾年,徐子凡的兒女都長大成親了,徐父、徐母也老得快要走不動了。二老想要回歸故土,死後也要葬在徐家祖墳裏,徐子凡便帶著全家的人回了村。他早幾年就在村子邊上蓋了座莊園,回去直接住進莊園,當初熟悉的村民少了許多,但還是有認識的,徐父、徐母只是在村裏走走、同他們說說話就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