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更]穿成替婚病秧子(16)(第2/2頁)

八月,徐子凡再次進考場,在父母妻子的期待中再次考中案首,是為解元。原本因知府賞識,對他很不服氣的一些學子都服了,在知府擺的宴席上看到知府明顯更喜歡徐子凡也再無話說。

這幾個月,無論是詩會還是小聚做文章,徐子凡的文采都令人驚艷,從未讓人失望過。而且他對時政也頗有想法,並不是那種死讀書的書呆子。就算其他學子不服氣、羨慕嫉妒,也不得不承認他是有真材實料的。

徐子凡每逢節日都帶上一些禮物去拜訪梁大人,同他下棋閑聊或小酌一番。梁大人年近五十,兩人很快就成了忘年交,這下徐家在安陽府的靠山算是穩了,幾個月來從未有任何不順令徐家不快。

徐家布坊發展得飛快,林若楠已經成了百姓熟知的徐氏老板娘,辦事爽利、頭腦靈活,說話還都中聽,布料衣裳從來不短顧客的料子,口碑徹底打出來了,攏住了好多回頭客。

到徐子凡以解元中舉的時候,林若楠開心地宣布店中所有布料一律八折,這下更是吸引了一大波顧客,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累得很。可是她真的很開心,打從心底裏希望能和所有人分享這份喜悅,一起慶祝徐子凡中舉。

有鎮上的秀才來府城參考,親眼見到了徐家布坊生意的火爆,還聽說徐母每個月都會施粥拜佛,徐家在府城名聲極好。他這次沒考中舉人,卻是在與其他學子的交談中,知曉了徐子凡多有才華,更知曉了知府對徐子凡有多看重。

這位秀才回小鎮的時候,在府城外意外地遇到了徐子凡和林若楠,他忙上前拱手笑道:“泰安兄,許久不見。”

徐子凡也拱手回了個禮,“錦文兄,別來無恙?”

“是,小弟一切安好,這幾日聽聞許多泰安兄的事跡,想來泰安兄自到府城後,日子很是不錯,著實令人羨慕。”

“哪裏,都是大家照拂,所幸家人到此一切順利,安康和樂,如此足矣。”徐子凡看了看他背著包袱也沒有搭車,便道,“錦文兄可是要回家?不如與我們同行,我與內子正要回臨溪村看望爺爺。”

“如此就真是太好了,多謝泰安兄。此次小弟沒有考中,也想借此機會向泰安兄請教學問,還望泰安兄助我。”

“自然,你我同乘,一路探討也是樂事。”徐子凡讓人整理了一下馬車,由林若楠單獨乘坐一輛,放上禮品,而他則與錦文同乘一輛馬車。

“泰安”是徐父請人幫他取的字,寓意為平安健康,這是徐父、徐母與林若楠最重視的事,他也就用了這個字。

徐子凡和錦文幾次考試都是一起,也算熟人,一路上當真毫無保留地指點了他不少問題,讓錦文受益匪淺,到了鎮上下車時還意猶未盡,感嘆路途太短,他還沒機會請教更多。

因著徐子凡先送錦文回家,還下車同他道別,他們夫妻回來的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好多聽說的人都跑到街上看熱鬧。他現在可不一樣了,舉人老爺,有些人一輩子也見不到,何況還是從他們這裏出去的舉人老爺。

街上熱鬧極了,徐子凡進了林若楠的馬車,同林若楠商量了一下,便將馬車的簾子掀起,在車中對大家點頭微笑,叫人將他們帶回來的一些東西分給路邊的小孩子。

古人很重視衣錦還鄉,徐子凡他們的馬車在前面走,沒一會兒後面就跟了整條街的人,聲勢浩大的連縣令都聽聞了,林若珊自然也知道了。

她忍不住戴上帷帽跑到街上去看,透過車窗,她看見徐子凡器宇軒昂,一身月白錦紋的長衫襯得他越發豐神俊朗,端坐在車中仿佛已經有了官老爺的威嚴。而他旁邊的林若楠面色紅潤,笑容溫婉,穿著綢緞衣裙,戴著紅寶石耳墜,發髻上插著兩只金簪,看上去比林若珊上輩子看到的她還要貴氣,她似乎嫁給徐子凡比她上輩子過得更好了。

為什麽?

林若珊想不通。

她嫁給徐子凡之後一敗塗地,倒黴透頂,為什麽林若楠嫁給徐子凡就能過得這麽好?難道真的是林若楠旺夫嗎?那她是災星?

林若珊下意識地後退,攢下私房錢和結交人脈的竊喜,在見到這兩人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她那百兩銀子還不抵林若楠這一身衣飾,有什麽可值得高興的?她發現她始終活在他們的陰影中,似乎永遠也走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