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5/9頁)

“那你就當我惡毒。”葉世安靜靜看著顧九思,“大丈夫當斷則斷。我如今輔佐陛下登基之後,會勸陛下減輕稅負,清明治世。我們只是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並不像範玉或者劉行知,生性歹毒。”

“底線一旦踩過就等於沒了!”顧九思提了聲音,“你今日為報仇、為權勢、為皇位以東都數十萬百姓鋪路,你又安敢說明日自己就能搖身一變,好好做人,好好做官?!”

葉世安睫毛微微一顫,他低下頭,沒有出聲。

顧九思捏著拳頭,死死盯著他,葉世安不敢看他,他雙手負在身後,故作鎮定,轉身開口:“我還有許多事要處理,你有你路,我不勉強,只是我的路,你也別阻攔。”

“世安。”顧九思突然出聲,他聲音有些疲憊,似是與他爭執不動,葉世安背對著他,風吹過,顧九思擡起頭,看見葉世安白衣玉冠,頭上帶著孝帶,在風中隨風翻飛。顧九思看著他,平靜道:“當年你我共在學堂,你曾教過我一句話。”

“你說,”顧九思聲音沙啞,“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我年少不喜你規矩古板,可這句話我一直記著。你說君子有道,那你的道呢?”

葉世安沒說話,他看著長廊盡頭。

他腦海裏依稀想起來,那是很多年前了。

那時候他和顧九思都還在學堂,顧九思喜歡玩鬧,經常被夫子責罵,有一日顧九思和學堂裏一個學生起了沖突,那學生家中僅有一位母親,勢單力薄,顧九思身邊卻帶著陳尋楊文昌,顧九思嚇唬他要揍他,那學生被嚇得發抖,卻仍舊不肯退讓,最後便是葉世安站出來,看著顧九思,說了這一句:“顧大公子,君子可欺之以方,卻難罔以非其道。我信大公子,心中有道。”

那時候,年少的顧九思看著葉世安,好久後,他冷哼一聲:“聽不懂。算了,和你們這些窮酸小子計較什麽?”

而後他瀟灑離去,葉世安以為他真的聽不懂,卻不曾想,這句話,顧九思一記,竟也是這麽多年。

葉世安說不出話來,他覺得喉如哽玉,疼得他難以出聲。

那是他的年少,他最美好也最幹凈的少年。

他也曾以為自己會一生君子如玉,卻終究在世事磋磨中,走到了如今。

他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終於問向身後人:“你失去過親人嗎?”

顧九思沒說話,葉世安繼續道:“如果柳玉茹死了,你父母死了,顧錦死了,你還能站在這裏,同我說這些嗎?”

“九思,我也曾經以為,我一輩子,能堅守自己的道義。”葉世安聲音帶了啞意,“我也曾經以為,我能一輩子,堅守本心。”

“可後來我才發現,太難了。”

“我沒有我想的這麽偉大,我終究,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你同我說前程,說未來,說青史留名,說黎民蒼生,我都顧不上了,我只知道一件事。”

葉世安睜開眼睛,他聲音逐漸冷靜下來:“我再不會讓我的家人陷入如今的局面,而欠我葉家的,我也要一一討還回來。”

“我知道你的打算,你希望陛下先行軍抵抗劉行知,再與揚州聯手抵抗東都。可是這樣一來,在豫州時,陛下便是三面受敵,你這個法子,出不得任何差池,勝算不過五五開。其實明明有一條更好的路走的。”

“先取東都,割讓一州,與劉行知議和,這樣一來,不是更穩妥?”

“那日後呢?”

顧九思冷冷看著面前已經全然陌生的青年,葉世安聽到這話,輕笑出聲來:“日後,就看陛下怎麽做了。我哪顧得了日後?”

“你們簡直是荒唐……”

顧九思顫抖出聲:“你知道先帝給大夏留下如今局面,廢了多少心力?你們割讓了豫州,日後有豫州天險,再打劉行知,你們以為這麽容易?本來黃河通航、國庫充裕、各地恢復糧產、上下肅清官員……本來我們南伐,只需三年,便可功成。你們如今若將豫州讓給劉行知,那就是百年滅國之禍,這樣的罪過,你們擔待得起嗎?”

“有什麽擔不起?”葉世安平靜道,“洛子商能擔的罪,我都擔得起。”

“那你是下一個洛子商嗎?”

這話問出來,兩人都不出聲了。

“我舅舅,秦楠,傅寶元,先帝……”顧九思一一數著,“他們用命,建立了大夏。他們希望建立的,是一個沒有洛子商那樣玩弄權術、枉顧百姓的政客的時代,葉世安,如果今日你要做洛子商,”顧九思拔出劍來,指著葉世安,葉世安平靜看著他的劍尖,聽他道,“我便容不下你。”

葉世安輕輕笑了。

“我想葬在揚州。”他擡眼看向顧九思,顧九思的手微微顫抖,葉世安轉過身去,平靜道,“我等你來,取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