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旅途故事(第2/2頁)

劉琰手裏正握著一卷書,他眼睛落到書頁上,正好看見“子貴母死”四個字,便點點頭,說:“好啊。你在草原長大,聽說過創立北魏的鮮卑拓跋氏麽?”

“聽過呀,太武帝大破柔然,說書先生最愛講這一段,大夥也愛聽。”

“嗯,那說書先生講過太武帝是怎麽死的嗎?”

許京華搖搖頭:“沒有。怎麽死的?”

“被身邊太監殺死的。”

許京華一驚:“什麽太監這麽大膽?”

“這個太監叫宗愛,因為與太子不和,總在太武帝面前進讒言——就是說太子壞話,太武帝因此誅殺了太子親信近臣,導致太子憂慮而死。宗愛怕太武帝想明白是自己搗鬼,害得太子早死,就一不做二不休,犯上弑君。”

許京華怎麽也想不到故事裏英雄蓋世的太武帝,竟然是這麽個下場,不由瞪圓了眼睛,追問:“那後來呢?宗愛弑君,有沒有誅九族?”

“一開始沒有,北魏宮禁不嚴,他弑君之後,偷溜出宮,第二日大家發現太武帝死了,並不知是誰做的。”

“……”

“皇帝駕崩,當務之急自然是推立新君。此時太子已死,但遺下一子,有人認為應該立皇孫,但也有人認為,此子年紀尚幼,不如立太武帝第三子。宗愛聽到消息,當然不可能甘心讓他們立東宮之子,他跟那個第三子關系也不好,就假傳太武帝皇後之命,把這幾個大臣召進宮中。”

許京華十分警惕:“他想幹嘛?”

劉琰笑道:“大臣們要是有你這麽警醒就好了。可惜,他們輕視宗愛,所以沒有防備,進宮之後就被宗愛所殺,太武帝第三子也未能幸免,宗愛還不罷休,又去東宮抓皇孫。”

許京華緊張極了,劉琰卻偏在這時停下來,端起杯子喝了口水,還嫌棄:“冷了。”

許京華趕緊拎起水壺,給他蓄了半杯溫的。

劉琰這才滿意,慢吞吞喝了一杯水,繼續講道:“幸好東宮得到消息,乳母常氏先一步帶著皇孫藏匿起來。宗愛這時急著擁立與自己親善的太武帝幼子為新君,也沒再追查,小皇孫躲過一劫。”

許京華終於出了那口氣,接著追問:“後來呢?”

“後來宗愛仗著擁立之功,給自己大肆加封,又排除異己、把持朝政,新君不甘心,與他爭權,他就又把新君也殺了。”

許京華:“……”

劉琰看她一臉難以置信的模樣,沒忍住,撲哧笑出聲:“沒想到吧?”

許京華呆呆點頭:“這……這也太……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劉琰拍拍桌上書卷,“史書就是這麽寫的。”

“他連殺兩個皇帝,都沒事嗎?拓跋家……不是很英雄的嗎?”

劉琰淡淡一笑:“打天下或許英雄。不過新君死了,大臣們找到皇孫,擁立為新帝,宗愛也就被問罪了。”

“誅九族嗎?”許京華又問。

劉琰:“……何等暴君才能做出誅九族之事?三族已是極刑。”

“哦,果然說書先生又誇大。”許京華以為故事講完,結局圓滿,就自己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哪知道劉琰接著說:“我要給你講的,就是這個皇孫的故事。”

許京華:“……你講了這麽多,故事還沒開始嗎?”

“算是前情吧。”劉琰伸出手指,摩挲書頁,“北魏為防母後幹政,學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故事,定子貴母死之制……”

“你能好好說話嗎?”糊裏糊塗的許京華問。

“呃,簡單來說,就是一旦皇子被立為太子,他生母就得自殺。”

許京華震驚:“為啥?”

“為了防止太子的母親幹預朝政。不過這也沒什麽用,皇孫後來被稱為文成帝,文成帝繼位時年紀尚幼,乳母常氏因立有辛勤保護之功,依太武帝乳母之例,被封為保太後。”

講到常氏身上,許京華難免想到同為乳母出身的太後,心裏犯起嘀咕。

劉琰卻似乎毫無所覺,繼續講道:“保太後一樣可以封賞兄弟,排除異己,把持朝政,所以很快就改封了皇太後。這個常氏原是遼西人,據說,她便是因為這個,讓北燕皇族出身的馮氏,做了文成帝的皇後。”

“那又是誰?”許京華皺眉問。

“她是誰不太要緊,因為文成帝有更喜歡的美人,還同那個美人生了兒子。可惜的是,兒子生下來不久,常氏就以立太子為由,逼得那位美人自盡了。”

“……”

劉琰合上書,看向許京華:“好了,講完了,該你講了。”

許京華:“……”

這就完了?這是個什麽故事?不是說講皇孫嗎?怎麽只講他生了個兒子就完了?等等,這些人之間的關系……好像有點像皇上太後和劉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