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坦蕩(第2/3頁)

許京華一笑:“好啊。”

送了太子殿下上車出門,許京華回過頭來,就問齊王:“我怎麽覺著,叔父不想讓我和太子殿下來往?”

齊王一臉無辜:“沒有啊。這不是天晚了麽?他現在是太子,宮門關了還不回去,犯忌諱。”

“真的沒有?”許京華冷著臉,目光灼灼盯著齊王。

“真沒有。”齊王強調。

許京華還盯著他,齊王想想這孩子的脾氣,嘆口氣,解釋說:“叔父只是想提醒你,你們到底不是親兄妹,該避嫌還得避嫌,再說就是親兄妹,到這個年紀,也要有內外之分……”

“那你這不還是不讓我和他來往嗎?”

“叔父知道,你在京中只有劉琰一個玩伴,一時就不讓你們來往,你肯定不高興,但娘娘正給他選太子妃,這個當口,他總出宮往這兒來,就算有宋先生頂在前頭,旁人也還是難免往你身上想。”

“往我身上想什麽?我們來往,又不耽誤選太子妃。”

齊王暗暗松口氣,“咱們自己知道自己,但外人不知道啊!”

“對啊,咱們自己知道自己就行了,關外人什麽事?我管他們想什麽呢!”

齊王:“……”

許京華覺得自己贏了,轉身往回走,“反正我只在意娘娘和叔父嬸娘,還有太子殿下,別人我都不認識,也礙不著我們過日子,想那麽多幹嘛?”

齊王跟在她後面,“那太子妃呢?”

許京華腳步一頓,齊王走到她身邊,“最晚今年年底,劉琰就會迎娶太子妃,難道那時,你們兩個也這樣不避嫌嗎?那讓太子妃怎麽想你呢?”

許京華突然想起劉琰曾經說過,“長大以後,幼年夥伴難免離散,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何況男女有別”,那時她不高興,還說她跟劉琰也男女有別,劉琰卻說他們是親人,不會走散的。

想到大殿下也有天真的時候,許京華忍不住笑了笑:“那就等那時再避嫌好了。”她重新邁開腳步,“我總不能因為還沒影兒的太子妃,就疏遠他吧?”

以後的事,誰也不知道,也許不用娶太子妃進宮,劉琰就有了新夥伴,不需要她了呢?

齊王瞧她神色,聽她說話,始終坦坦蕩蕩,還真沒有一丁點兒男女私情的意思,心終於放下來,笑道:“這話我聽著都有點嫉妒了,劉琰這小子還挺走運。”

“他走運嗎?我覺得他一點也不走運。”

看著富貴無比,有個皇帝親爹,還有好多血脈至親,卻沒有一個同他親密無間,活到十六歲,唯一能吵上一架鬧個別扭的,居然是認識才幾個月的她。

而且沒到兩個時辰,就跑回來道歉認錯了,許京華一想到這個,就覺心酸。

與她的心酸相反,劉琰覺得自己挺走運的。

在長輩們選定太子妃之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誰,還不夠走運嗎?

他甚至覺得五叔突然到來,打斷了他那句話,都是他的幸運,因為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就說那句話,太唐突了。

一則京華還在熱孝之中,他又沒有父母之命、又沒有媒妁之言,張口就問這種話,簡直是討打!二來京華對他,恐怕還沒有男女之情,就算當時不打他,也定會一口回絕,以後躲著他不見。

這件事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成的。

回宮的車上,劉琰分一半神回味剛剛京華從五叔手裏拉走他的舉動,另一半則想的都是怎麽才能達成所願。

父皇說得沒錯,這事求娘娘是沒有用的,還得是京華自己樂意才行,但她心裏,八成還有那個姓段的……對啊,姓段。

劉琰仔細思索了一晚,第二日陪皇上聽完政,正想著怎麽把話頭引到幽州去,皇上就問他:“你那疑難,可解了沒有?”

劉琰臉一熱,“……解了。”

皇上大笑:“解了就好。”

劉琰等皇上笑完,順勢道:“父皇,去幽州給遂寧郡王妃遷骸骨的人,方便通信麽?京華他們父女當時進京走得急,有個世交家的兄長,沒來得及打招呼。”

“世交?他們在懷戎還有世交麽?”

“是遂寧郡王妃好友之子。聽京華說,也是個身世坎坷的,從小就沒了父親,後來母親也去世了,比遂寧王妃還早去一年,幸得後來有個叔父照顧,但因放牧須逐水草而居,京華進京前,便沒能道別。”

皇上只當他是要哄許京華高興,就說:“可以通信,你讓京華寫好信拿來,交給徐若誠就是。不過信只能送到懷戎縣城,草原上,他們還去不了。”

劉琰道:“那就把信送到懷戎將軍府吧。她這個好友也姓段,是段翺的侄兒,叫段弘英,如今應當就在段翺親弟弟段擒的帳下。”

皇上雙眼一眯:“你是說,京華要找的這個人,是段勇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