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想做太子妃(第2/3頁)

“真的?”段弘英非常驚訝,“這可真看不出來。”

“我當時同你一樣驚訝。”許京華想起那段旅程,臉上不自覺帶出些愉快笑意,“我也是後來慢慢才知道的,其實先帝和皇上,早年都受過很多苦,心裏想的不是自己安享富貴,而是變法圖強,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她說著指指西面客院,“你知道吧?新法就是宋先生想出來的。李欣兄弟鼓動侍衛司叛亂,也是因為皇上一心推行新法,有損他們世家大族的利益。”

段弘英小聲道:“他們不是說要擁立太子麽?”

“那是他們一廂情願,以為擁立了太子殿下,他們就能左右朝廷大政、取締新法。”

“我怎麽聽說,先前太子殿下忤逆皇上,都被軟禁了?”

許京華記著太後說的,這事的真相不好在外面說,便只從常理解釋:“他只是覺得牛松罪不至死,為牛松說了幾句話,怎麽就成忤逆了?其實我也挺為牛松不平的。”

段弘英想起那件事,也是一嘆:“是啊,段明自己作死,倒又搭進去兩條人命。”

“我覺得皇上那時候八成也是做給段文振看的,他不是還想要把牛松幾個人押解去幽州嗎?”

人犯不給,但按國家律法明正典刑了,而且為了這宗案子,皇上連太子都訓斥了,段文振再提別的,就有些過分,只能認了。

段弘英覺得說得通,而且回頭想想,要是太子真牽扯進謀逆案,這時候也不可能隨便出宮,但一想到許京華要嫁給太子,他還是覺得……,“你真的能習慣宮裏的日子嗎?”

“我不是剛在宮裏住了好些天麽?”許京華笑答,“總會慢慢習慣的。”

段弘英再沒什麽話可說,只好告辭離去。

許京華抄著手往回走,走著走著,自己笑了,“我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要八個月以前的她自己來聽,估計都聽不下去。

但她確實慢慢習慣了,現在就算不在宮裏住,她也不怎麽出門。每日要讀書做功課,還要過問家中家務,真沒多少空閑,加上外面天冷,也沒什麽好去處,哪像家裏溫暖舒適、有吃有喝?

“咦?難道以前我喜歡往外跑,是因為家裏不像現在這麽舒服麽?”許京華一邊走一邊琢磨,“也不全是吧?以前外面還有好些人和我玩,哪像現在……”

不過大家早晚還是要散的,就算她不進京,那些玩伴也很快會各自成家,不再同她來往——就像段弘英一樣。

其實這個道理,劉琰早就跟她說過,只是她一直不願意相信,還曾經一廂情願地想:段弘英想成親,為什麽不找她呢?明明她也可以和段弘英成親的啊!

現在想想,真傻。

這事兒是她覺得行就行的嗎?人家段弘英和她好,只是拿她當兄弟,就和其他那些玩伴一樣。

而且她不在意段弘英是胡人,人家還未必想娶一個漢女呢!娶連姓女子為妻,在段部是榮耀,可以拿出去吹牛的。反過來娶個漢女,那就難免受人嘲笑、要低頭做人了。

更不用說段弘英的身世另有玄機,就算他自己願意,段翺兄弟也不會同意他們的婚事的。

她以前想到這些就覺得難堪,所以不願深想,總是逃避,直到段弘英來到京城,兩人說開了,她心中釋懷,才終於想通。

她跟段弘英的緣分,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兄弟,而已。

至於姻緣,也只有太子殿下這種看她哪裏都好的,才能結吧?許京華偷偷笑起來。

她快步回房,叫翠娥:“晚飯好了嗎?我餓了。早點吃飯早點睡,明日我要進宮見娘娘去。”

翠娥答應一聲去傳飯,許京華快快活活地吃了飯,又和侍女們玩了一會兒牌,然後早早睡下,第二日精神抖擻地去了慶壽宮。

太後當然知道昨日太子去見過孫女,所以打點起全副精神,等著她自己開口。

哪知許京華打的主意和她一樣,都是敵不動我不動,見太後不開口問,許京華就只說:“殿下昨日說,他正籌備給皇上慶生,您說我給皇上準備個什麽禮物好?”

“你自己有什麽想法?”太後耐著性子和孫女周旋。

“寫一幅壽字怎麽樣?上次皇上說我寫得還行。”

太後笑道:“皇上說的是以初學者來說,還行。你送壽禮,就送那麽一幅字,不怕旁人笑話你?”

“可是我做針線,更得讓人笑話吧?”

“府裏自種的菜還有嗎?”

許京華眼睛一亮:“有!都在地窖裏放著呢。”

“挑點好的,讓人裝飾一下,送上來就行了。大臣們不過也就是進貢些美酒甘露罷了。”

“還是娘娘的主意好。”許京華笑嘻嘻抱住太後手臂,“您不教我,我可怎麽辦呀!”

小猴崽子開始跟她玩心眼了,太後又氣又笑,在孫女手上輕拍一記:“少來這套。太子只跟你說了給皇上過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