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2頁)

她說的這一段,其實還延伸出一個成語,那就是“人盡可夫”,全天下的男人扒拉挑選一下,都是可以嫁的,而父親只有一個沒無可替代。

笑娘當時聽了這段時,也覺得深有道理。是以面臨這樣的抉擇,她也是毫不猶豫。

褚慎聽完,半響不語。其實平心而論,別看他平日在家中言語上多偏頗笑娘,可是心中,卻還是掛念著喬伊多一些。

對喬伊打罵不忌,是因為那是他的親閨女,罵她是希望她變好,自己當爹的,怎麽能不管教自己的子女?

而對笑娘客氣些,是因為做繼父的,對繼女不好嚴苛。看似和藹,其實也帶著幾分疏離在裏面。

並非他偏心,而是人之常情。

可是昨日,他躺在兵營裏,因為身負重傷不能起身喝水。兵營裏又因為太子遇險,人人自危,身邊竟然都叫不到人。

那種被清晰的疼痛折磨的絕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可就在他疼得快昏死的時候,太醫出現,及時給他診治。

初時他還以為是太子感念,才派人來醫治。而今日聽了太醫之言,才知太醫能夠及時出現,乃是那個平日裏不聲不響的小姑娘,在最危急的時候,到處奔波,拿了女兒家最珍貴的名節去拼爭來讓他活命的機會……

褚慎想罵笑娘糊塗,想狠狠打她一下,讓她記得疼,可是到頭來,卻因為她的那句“有再嫁而無再生”,先落下了昂揚男兒的眼淚。

褚慎作為磊落的男兒,原本也是不是太看重禮教。要不然他也不會娶一個戲子出身的外室為妻。

如今聽了笑娘對自己拳拳孝道之心,除了深深的感動外,倒是不再將擔憂盛家悔婚的事情放在心上。

只要有他在,女兒笑娘便衣食無憂,天下的好男兒多了去了,笑娘想嫁哪個就哪個。他就算傾其所有,也要給女兒爭取一份好姻緣。

不過褚家父女的顧慮,顯然是多余的。

笑娘私闖胭粉巷子的事情,沒有半點風聲宣泄出去。

而盛家劉氏聽聞了褚慎為了救太子受傷的消息後,也帶了補品瓜果,領著兒女前來探望。

劉氏眼看著笑娘操持著家裏家外,皆是井井有條,而且因為褚慎受傷的緣故,那店鋪生意對賬一類,也是由著笑娘核對,心內真是暗暗詫異:褚慎竟然放心叫個繼女掌管家事?

另外,從準婆婆的角度看,心裏倒是暗暗點頭,兒子將來娶了這樣能幹的婦人,倒是不用愁家業不振!

褚慎又是天生的貴人命,如今救下太子,聽聞朝廷裏馬上就要頒發嘉獎,她來探病的這段時間裏,褚慎軍中的同袍和上級也是來往不斷,便是隱隱又再高升一層的架勢。

劉氏如今倒是對這門親事越發的滿意,覺得兒子的眼光不錯,倒是找到了隱藏在糙石中的瑰寶一枚。

因為家中事務甚多,笑娘和喬伊這幾日都歇了交際,不曾去各種茶宴露臉。

不過諸位結交的小姐們,倒是紛紛寫信傳話,寬慰小友,傳達情誼。

叫笑娘意外的是,那蕭家的千金蕭月柔居然也給她寫了信,只是那信是掛羊頭賣狗肉,裏面略顯瀟灑的字體,一看就不是女兒家的。

蕭世子假托了妹妹的名義,給笑娘寫了這封信,大概的意思以邀功為主。

只說自己將胭粉巷子裏見過笑娘的那幾位粉頭安置到了外省。小廝更是被耳提面命,不得走漏半點風聲,還請褚家大小姐安心則個。有他在,絕不叫小姐的名聲受了玷汙雲雲。

總之,若是看書信內容,這是個磊落坦誠的君子。

可是想到他做好事非要留下姓名,還假借著妹妹的名義,給一個有了婚約的女子寫信的行徑,又好像不是什麽正經的東西!